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 )A、物种的差异B、细胞学的差异C、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题目
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 )

A、物种的差异

B、细胞学的差异

C、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

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相似考题
更多“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不同化学物质的致畸强度的比较一般用
    A.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B.畸形出现率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母体/发育毒性比值

    答案:D
    解析:
    4.致畸指数=母体LD/最小致畸剂量;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致畸物的致畸强度。该比值愈大,致畸性愈强。按其比值大小可分为三级,10以下为不致畸;10~100为致畸;100以上为强致畸。5.母体/发育毒性比值=(引起妊娠母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最小剂量/引起胎仔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该比值>3时说明受试物有强发育毒性;<3时说明有小或无发育毒性。6.EEC和0ECD根据发育毒性将化学物质分成四类,Ⅰ类为确定的发育毒物。Ⅱ类又分为Ⅱa和Ⅱb,Ⅱa是可疑的发育毒物,即动物实验确定,而对人类可疑,但资料不足;Ⅱb是可能发育毒物,即动物实验确定,但无人类致畸资料。Ⅲ类是不能被判定为非发育毒物,需要进一步研究。Ⅳ类为非发育毒物,动物实验和人类资料充分,均证实无发育毒性。

  • 第2题:

    毒物进入机体后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化学物质可以直接与机体的重要部位接触而发生毒性作用;化学物质在机体的靶部位分布,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激活机体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修复机制,当毒物所导致的生物紊乱超过了修复能力时,就会发生毒性作用;化学物质经过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等途径后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毒性作用。


    自由扩散,跨膜运输

  • 第3题: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如果LD50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1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__________。


    A

  • 第4题:

    A.致敏试验
    B.全身毒性试验
    C.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D.皮肤刺激及皮内反应
    E.遗传毒性试验

    用于评价由材料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的接触危害的是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什么叫急性毒性试验?为什么这是测定化学物质毒性的常用方法。


    1.测定和计算出受试物的致死剂量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主要获得受试物对某种实验动物以某种接触途径的LD50; 2.了解受试物对动物机体的急性毒性特征、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 3.研究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动力学变化规律; 4.为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及其他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