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演示肺下界叩诊检查的方法。(须报告检查结果)

题目

请演示肺下界叩诊检查的方法。(须报告检查结果)


相似考题
更多“请演示肺下界叩诊检查的方法。(须报告检查结果) ”相关问题
  • 第1题:

    演示肺下界移动度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叩诊时可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先叩得肺下界。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重新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再嘱病人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 第2题:

    请演示右肺下界移动度的检查方法。(测量移动距离并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 被检查者坐位时,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前面或后面,被检查者卧位时站于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俯)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背部。(2)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7分)①间接叩诊方法(2分)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1分)。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1分)。在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1分)。②叩诊顺序(2分) 被检查者双臂垂放或平放,呼吸均匀。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逐个肋间进行,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为肺下界。③肺下界移动度检查(须同时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3分) 先平静呼吸时在右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1分),用笔标记。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于肩胛线上迅速向下叩诊,在清音转为浊音时做一标记(1分)。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于肩胛线上自上而下叩诊,在清音变为浊音处做一标记,两标记点的距离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1分)。同样叩出右侧锁骨中线和腋中线上肺下界移动度。【问题与解答】正常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是多少?肺下界移动度改变有何临床意义?答: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弱见于肺组织弹性消失,如肺气肿等;肺组织萎缩,如肺不张和肺纤维化;肺组织炎症和水肿。当胸腔大量积液、积气及广泛胸膜增厚粘连时肺下界及其移动度不能扣得。膈神经麻痹患者,肺下界移动度消失。

  • 第3题:

    请演示胸(肺)部间接叩诊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坐位时,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前面或后面,卧位时站于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俯)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背部。(2)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7分)①间接叩诊方法(4分)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肋间隙,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1分)。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1分)。在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1分)。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逐个肋间进行,叩肩胛间区时,板指与脊柱平行(1分)。②胸(肺)部叩诊顺序(3分)被检查者双臂垂放或平放,呼吸均匀。叩诊检查顺序从前锁骨上窝开始,然后沿锁骨中线、腋前线自第1肋间隙从上到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最后为背部(1分)。叩诊前胸和后背时,循自上而下、由外向内的顺序,左右对比、上下对比(1分)。正常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1分)。【问题与解答】1.叩诊时应注意哪些细节?答:叩诊板指平贴于肋间隙,与肋间平行。叩击力量要均匀。叩诊部位应在板指中节指骨上,每次叩击2~3下。叩诊时前臂不动,借助腕关节的运动,叩指应垂直。2.胸部叩诊常见叩诊音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答:清音为正常肺组织。过清音于肺气肿时出现。鼓音于气胸时出现。浊音于肺炎、肺不张时出现。实音于大量积液时出现。

  • 第4题:

    请演示肝上界叩诊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3分)沿右锁骨中线(1分),由肺区向腹部方向叩诊,叩指用力适当(1分),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1分)。

  • 第5题:

    肺下界叩诊检查(须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8分)


    参考答案:(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者取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胸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如图2-3-31)。(二)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5.5分)1.间接叩诊方法(3分)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乎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0.5分)。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0.5分)。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1分)。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1分)2.肺下界检查方法及位置(2.5分)嘱被检者均匀呼吸,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逐个肋间进行叩诊(0.5分),叩诊音由清音变为实音时为肺下界(0.5分)(如图2-3-32)。分别检查右锁骨中线、左右腋中线和左右肩胛线处肺下界的位置(1.5分)(如图2-3-33)。(三)口述检查结果(2分)考生向考官报告被检者肺下界的位置1(正常人肺下界在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在左、右腋中线第8肋间和左、右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隙)(如图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