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全年需要某零件3600件,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根据经验,该零件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储备为100件,则再订货点为( )件。 A.80 B.100 C.360 D.180

题目
某企业全年需要某零件3600件,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根据经验,该零件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储备为100件,则再订货点为( )件。

A.80
B.100
C.360
D.180

相似考题
更多“某企业全年需要某零件3600件,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根据经验,该零件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储备为100件,则再订货点为( )件。 ”相关问题
  • 第1题:


    C公司生产中使用的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4.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2)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答案:
    解析:

    (1)外购:



    在不考虑缺货的情况下,自制成本高,外购成本低。


    (2)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3600/360=10(件)如果延迟交货1天,则交货期为10+1=11(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10=110(件),概率为0.25。如果延迟交货2天,则交货期为10+2=12(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10=120(件),概率为0.1。如果延迟交货3天,则交货期为10+3=13(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3*10=130(件),概率为0.05。①保险储备B=0时,再订货点R=10*10=100(件)S=(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TC(S,B)=6*5*10+0*4=300(元)②保险储备B=10时,再订货点R=100+10=110(件)S=(120-110)*0.1+(130-110)*0.05=2(件)TC(S,B)=2*5*10+10*4=140(元)。③保险储备B=20时,再订货点R=100+20=120(件)S=(130-120)*0.05=0.5(件)TC(S,B)=0.5*5*10+20*4=105(元)④保险储备B=30时,再订货点R=100+30=130(件)S=0TC(S,B)=30*4=120(元)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在考虑缺货情况下,外购相关总成本=36720+105=36825(元)小于自制情况下相关总成本36825+105=36930(元)。



  • 第2题:

    C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
    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
    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7.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8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
    (1)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计算确定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并进行决策
    (2)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计算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并判断确定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并进行决策


    答案:
    解析:
    (1)外购方案的总成本=3600×7.8+[2×3600×72×4]1/2=29520(元)
    每日平均耗用量=3600/360=10(件)
    自制方案的总成本=3600×10+[2×3600×37.5×4×(1-10/32)]1/2=36861.68(元)
    由于外购方案的总成本低,所以,应该选择外购方案。
    (2)外购方案的经济订货批量=



    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
    交货期内的日平均需要量=3600/360=10(件)
    ①保险储备B=0时,即不设置保险天数,则缺货量的期望值S=1×10×0.25+2×10×0.1+3×10×0.05=6(件)
    TC(S,B)=6×5×10+0×4=300(元)
    ②保险储备B=10件时,即设置1天的保险天数,则缺货量的期望值S=(2-1)×10×0.1+(3-1)×10×0.05=2(件)
    TC(S,B)=2×5×10+10×4=140(元)
    ③保险储备B=20件时,即设置2天的保险天数,则缺货量的期望值S=(3-2)×10×0.05=0.5(件)
    TC(S,B)=0.5×5×10+20×4=105(元)
    ④保险储备B=30件时,即设置3天的保险天数,则缺货量的期望值S=0件
    TC(S,B)=30×4=120(元)
    通过计算结果比较得出,当保险储备量为20件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最低,此时的再订货点R=10×8+20=100(件)。
    考虑缺货情况下,外购方案的总成本=3600×7.8+105+[2×3600×72×4]^1/2=29625(元),小于自制方案的总成本36861.68元。所以,选择外购方案。

  • 第3题:

    ABC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购入单价为9.8元,一次订货成本72元。到货期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以交货期内平均每天需要量作为间隔递增。
      要求:
      (1)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每年订货次数;
      (3)计算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
      (4)计算平均交货期;
      (5)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答案:
    解析:

    (2)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
      (3)交货期内平均每天需要量=3600/360=10(件)
      (4)平均交货期
      =8×0.1+9×0.2+10×0.4+11×0.2+12×0.1=10(天)
      (5)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10×10=100(件)
      假设保险储备为0,再订货点=100+0=100(件)
      平均每次缺货量=(110-100)×0.2+(120-100)×0.1=4(件)
      保险储备总成本=4×5×10+0=200(元)
      假设保险储备为10件,再订货点=100+10=110(件)
      平均每次缺货量=(120-110)×0.1=1(件)
      保险储备总成本=1×5×10+10×4=90(元)
      假设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100+20=120(件)
      平均每次缺货量=0(件)
      保险储备总成本=0+20×4=80(元)
      由于保险储备为20件时的总成本最低,因此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

  • 第4题:

    某公司全年需要零配件72000件,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按经济订货基本模型计算的最佳订货量为9000件,订货日至到货日的时间为3天,公司确定的保险储备为1000件,则再订货点为(  )件。

    A.1600
    B.4000
    C.600
    D.1075

    答案:A
    解析:
    再订货点=72000/360×3+1000=1600(件)。所以选项A正确。

  • 第5题:

    某厂全年生产某零件61200件,全年按照306天计算,生产间隔期为2天,则其生产批量为()

    • A、400件
    • B、306件
    • C、200件
    • D、100件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甲公司使用A零件,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00件,可以从乙供应商处购买该零件,单位进价300元,每次订货费用为600元,年单位零件变动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零件陆续到货并使用,每日送货量为500件,每日耗用量为100件。 计算A零件的变动存储成本。


    正确答案: A零件的变动存储成本:=3000/2×(1-100/500)×300×20%=72000(元)

  • 第7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甲零件的经济批量


    正确答案: Q=(2×1200×400/6)1/2=400(件)

  • 第8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再订货点


    正确答案: R=L×D+S=30×1200/360+50=150(件)

  • 第9题:

    问答题
    甲公司生产中使用A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行制造,也可以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生产成本为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生产量50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4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为10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时间和概率如下表所示: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次生产准备时间需要三天。由于残次品的存在,导致每日需要的零件数不固定。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日需要零件数量及概率如下表所示: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照360天计算。要求: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甲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正确答案: 每日平均用量=3600/360=10(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甲零件的经济批量

    正确答案: Q=(2×1200×400/6)1/2=400(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甲公司生产中使用A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行制造,也可以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生产成本为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生产量50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4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为10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时间和概率如下表所示: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次生产准备时间需要三天。由于残次品的存在,导致每日需要的零件数不固定。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日需要零件数量及概率如下表所示: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照360天计算。要求: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计算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并判断甲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正确答案: 外购方案的经济订货批量=每年订货次数=3600/300=12(次)交货期内的日平均需要量=3600/360=10(件)①保险储备B=0时,即不设置保险储备,则缺货的期望值=1×10×0.25+2×10×0.1+3×10×0.05=6(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6×5×12+0×4×0.2=360(元)②保险储备B=10时,即设置1天保险储备,则缺货量的期望值=(2-1)×10×0.1+(3-1)×10×0.05=2(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2×5×12+10×4×0.2=128(元)③保险储备B=20时,即设置2天保险储备,则缺货量的期望值=(3-2)×10×0.05=0.5(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0.5×5×12+20×4×0.2=46(元)④保险储备B=30时,即设置3天保险储备,则缺货量的期望值=0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30×4×0.2=24(元)通过计算结果比较得出,当保险储备为30件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最低,此时的再订货点R=10×10+30=130(件)在考虑缺货情况下,外购方案的总成本=14640+24=14664(元)生产准备期内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自制方案的经济生产量=年生产准备次数=3600/3000=1.2(次)①保险储备B=0,R=3×10=30(件)缺货量的期望值=(36-30)×0.2+(42-30)×0.2+(48-30)×0.1=5.4(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5.4×5×1.2=32.4(元)②保险储备设B=6件,R=30+6=36(件)缺货量的期望值=(42-36)×0.2+(48-36)×0.1=2.4(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2.4×5×1.2+6×3×0.2=18(元)③保险储备B=12件,R=30+12=42(件)缺货量的期望值=(48-42)×0.1=0.6(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0.6×5×1.2+12×3×0.2=10.8(元)④保险储备B=18件,R=30+18=48(件)缺货量的期望值=0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0+18×3×0.2=10.8(元)通过计算结果比较得出,当保险储备为12件或18件时,与保险储备相关的总成本最低,此时的再订货点R=42件或者R=48件在考虑缺货情况下,自制方案的总成本=12240+10.8=12250.8(元)所以还是选择自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再订货点

    正确答案: R=L×D+S=30×1200/360+50=150(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企业生产需要A零件,年需要量为3600件,平均每次交货时间为10天,设保险储备量为200件,假设一年为360天,那么再订货点是( )件。

    A.200
    B.300
    C.400
    D.500

    答案:B
    解析:
    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要量+保险储备量=10×(3600/360)+200=300(件)

  • 第14题:

    某企业使用的零件需要外购,全年需要量是10000件,单位变动订货成本是42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是52.5元,那么该企业订货的经济批量是(  )件。

    A、400
    B、50
    C、100
    D、250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东方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
    (1)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最小存货成本;
    (3)计算每年订货次数;
    (4)计算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
    (5)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答案:
    解析:
    1.经济订货批量= [(2×3600×72)÷4] 1/2=360(件)(0.5分)
    2.最小存货成本=(2×3600×72×4) 1/2=1440(元)(0.5分)
    3.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0.5分)
    4.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3600/360=10(件)(0.5分)
    5.如果延迟交货1天,则交货期为10+1=11(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10=110(件),概率为0.25
    如果延迟交货2天,则交货期为10+2=12(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10=120(件),概率为0.1
    如果延迟交货3天,则交货期为10+3=13(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3×10=130(件),概率为0.05(0.5分)
    ①保险储备B=0时,再订货点R=10×10=100(件)
    S=(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
    TC(S,B)=6×5×10+0×4=300(元)(0.5分)
    ②保险储备B=10时,再订货点R=100+10=110(件)
    S=(120-110)×0.1+(130-110)×0.05=2(件)
    TC(S,B)=2×5×10+10×4=140(元)(0.5分)
    ③保险储备B=20时,再订货点R=100+20=120(件)
    S=(130-120)×0.05=0.5(件)
    TC(S,B)=0.5×5×10+20×4=105(元)(0.5分)
    ④保险储备B=30时,再订货点R=100+30=130(件)
    S=0
    TC(S,B)=30×4=120(元)(0.5分)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0.5分)

  • 第16题:

    捷速公司是一家家用轿车生产企业,全年需要发动机250000台,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5天,每次的订货费用为18000元,每台发动机的年变动储存成本为1000元,每台发动机的进价为35000元。根据经验,发动机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6天,保险储备量为1370台。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全年最佳订货次数。
    (3)计算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
    (4)计算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
    (5)计算再订货点。


    答案:
    解析:

  • 第17题:

    已知某企业某年需要耗用零件2000件,每订购一次的订货成本为500元,每个零件年储存成本为8元。那么该种零件的经济订购批量为()。

    • A、40件
    • B、50件
    • C、400件
    • D、500件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甲公司使用A零件,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00件,可以从乙供应商处购买该零件,单位进价300元,每次订货费用为600元,年单位零件变动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零件陆续到货并使用,每日送货量为500件,每日耗用量为100件。 计算A零件的变动订货成本。


    正确答案: A零件的变动订货成本=120×600=72000(元)

  • 第19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若一次订货超过600件,供应商可给予2%的数量折扣,又应以多大批量订货?


    正确答案: 设601件为订货批量总成本=(1200/601)×400+(601/2)×6+1200×10×(1—2%)=14361.67
    设602件为订货批量总成本=(1200/602)×(400+602/2)×6+1200×10×(1—2%)=14363.34所以,以601件为订货批量最佳。

  • 第20题:

    问答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若一次订货超过600件,供应商可给予2%的数量折扣,又应以多大批量订货?

    正确答案: 设601件为订货批量总成本=(1200/601)×400+(601/2)×6+1200×10×(1—2%)=14361.67
    设602件为订货批量总成本=(1200/602)×(400+602/2)×6+1200×10×(1—2%)=14363.34所以,以601件为订货批量最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已知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为7200个单位,假设生产周期为一年360天,存货的交货时间为5天,企业建立的保险储备为50单位,则该种存货的再订货点为(  )单位。
    A

    20

    B

    50

    C

    100

    D

    1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原材料平均每日耗用量=7200/360=20(单位/天),该种存货的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需要量+保险储备量=20×5+50=150(单位)。

  • 第22题:

    单选题
    某企韭全年需要某零件3600件,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根据经验,该零件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储备为100件,则再订货点为(   )件。
    A

    80

    B

    100

    C

    360

    D

    1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企业全年需要某零件3600件,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根据经验,该零件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储备为100件,则再订货点为(    )件。
    A

    80

    B

    100

    C

    360

    D

    18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甲公司使用A零件,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00件,可以从乙供应商处购买该零件,单位进价300元,每次订货费用为600元,年单位零件变动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零件陆续到货并使用,每日送货量为500件,每日耗用量为100件。 计算A零件年度最佳订货次数。

    正确答案: A零件年度最佳订货次数=360000/3000=120(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