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尚靳
B、靳辅
C、郭守敬
D、郑国
第1题:
“被庐之法”是()国制定的。
A.郑国
B.晋国
C.楚
D.秦国
第2题: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采取“疏浚筑堤”并举治河。
第3题:
秦国举兵灭掉巴蜀是在公元前318年。
第4题:
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实行统()、 ()和 ()。
第5题:
“被庐之法”是()国制定的。
第6题:
中国最早的运河开凿于()
第7题:
战国时,郑国在秦国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逐渐统一六国。这表明()
第8题:
第9题:
a、春秋时吴国的部沟
b、战国时魏国的蜂水十二渠
c、战国时秦国的郑国渠
d、秦国的灵渠
第10题:
郑国
晋国
楚
秦国
第11题:
赵国
魏国
韩国
燕国
第12题:
第13题:
战国晚期,七大战国中最先被秦国兼并的是()
第14题:
(),战国末年韩国(今河南中西部一带)人,著名水工。公元前246年(韩桓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政元年),他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企图使秦国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无暇东顾。秦国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于当年开始凿泾水修渠。
第15题:
关于郑国渠的修建,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尚书秦誓》中,郑国打败的君主是()
第17题:
首个将法律铸在刑鼎之上的国家是?()
第18题: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第19题:
秦昭王请孟尝君田文去秦国,后来被谁把孟尝君比作木偶人使其没有去秦国?
第20题:
公元前354年
公元前345年
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65年
第21题:
郑国
秦国
晋国
楚国
第22题:
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第23题:
主持修建者为秦国人
其出发点是为了消耗秦国人力财力
使秦国更加强大
为后人带来“要致富,先修路”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