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在制度变迁时期,()常常被()所推翻A.正式规则 习俗和准则B.非正式规则 实施机制C.非正式规则 正式规则D.正事规则 非正式规则

题目

9、9.在制度变迁时期,()常常被()所推翻

A.正式规则 习俗和准则

B.非正式规则 实施机制

C.非正式规则 正式规则

D.正事规则 非正式规则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非正式规则; 正式规则
更多“9、9.在制度变迁时期,()常常被()所推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秦朝时期军相制度的变迁?


    参考答案: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经历了从丞相制到三公宰相制,再到尚书台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
    (1)丞相制:
    丞相制是秦至西汉初年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虽个别时期曾设立左、右丞相,但其中也仅有一个负主要责任。这一时期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点:在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在司法上有劾案查官及行诛罚权;在军事上可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特别是在不设太尉期间更是如此;在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官,处理日常政务之权。
    (2)中外朝制
    随着皇权的上升,汉武帝开始贬低丞相,不仅在礼仪上贬低丞相,而且在组织机构上也蓄意分割相权。其方式是实行中外朝制,以架空相权。中外朝制是指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议决,再交外朝官执行。这样由宫廷侍从官组成的中朝掌握国家政务的决策权,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退居执行政务的地位,国家的行政管理重心由朝廷向宫廷转移,中朝官对外朝官处于压倒优势的地位。中外朝官制的实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确保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皇帝通过中朝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指挥国家的行政活动。
    (3)三公宰相制
    汉成帝时,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公宰相制使全国政务被一分为三,一相制为三相制所取代。
    (4)尚书台
    中外朝制形成后,中朝机构地位崇高,成为事实上的中枢决策机构,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未因此完全解决,皇帝在削夺丞相的中枢决策权后,又蓄意削夺其事权。这导致了内廷办事机构尚书台的成立。
    秦及西汉初年,尚书是少府属员,并无特殊权力。从汉武帝时起,尚书的事权逐渐扩大,并随之成立机构。东秦及西汉初年,刘秀建立起庞大的尚书机构,并正式称尚书台。尚书台长官总典纪纲,无所不统,从制度上取代了三公宰相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自此以后,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行政机关。
    尚书的职权远高于三公,但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尚书台仍隶属于三公属下九卿之一的少府,以尚书指挥三公必然在行政运行中产生矛盾,影响政令的推行。为解决这一矛盾,又创立领或录尚书事的制度,即用内廷高官领或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以使尚书台所作出的决策在三公府得以顺利执行。这样,领或录尚书事成为真正的宰相,三公仅是名义上的宰相而已。


  • 第2题:

    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的H-4信号是

    A. 7. 60 (1H, J= 9. 5Hz)
    B. 6. 85 (1H, d, J= 9. 5Hz)
    C.6.26 (1H, J = 9. 5Hz)
    D. 3. 95 (1H, d, J=9. 5Hz)
    E. 6. 91 (1H, d, J =9. 5Hz)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诺思在制度和制度变迁领域发表的专著有下列哪几本?()

    • A、《制度变迁—美国经济增长》
    • B、《西方世界的兴起》
    • C、《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 D、《1789—1860年美国经济增长》
    • E、《美国昔日的增长与福利》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为什么制度的变迁遵循“路径依赖”的变迁轨迹?


    正确答案: 路径依赖最早是由戴维通过考察打字键盘的发展历史提出: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最有效率的技术并不一定胜出,因为在发展初期某种技术一旦锁定,它就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越的体系所取代。“路径依赖”的观点得到了经济学家和经济社会学家的认同,他们都一致认为,经济组织、经济制度的演变轨迹同样存在“路径依赖”。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提出:制度的路径依赖与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分不开。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成本固定效应。
    (2)学习效应。
    (3)网络效应。
    (4)预期效应。
    通过自我增强机制,制度会产生路径依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收益递增,而收益递增反过来又加强了制度的自我强化。
    社会学家的不同观点在于:经济学家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和零交易成本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因此,路径依赖只是提供了一种制度的运行轨迹。一旦制度安排被固定下来,配套的设施、培训、组织安排等措施会使它变得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也就是说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会使其变得有效而得以巩固。

  • 第5题:

    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 A、强制性制度变迁
    • B、诱致性制度变迁
    • C、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在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过哪些变迁?人们是怎么知道的?


    正确答案: 地质时期的气候情况,我们只能根据间接的标志去研究。如根据某一地质时代的岩石性质、古老的土壤、地形以及古生物化石,还可以用放射性碳C14含量来推断地质时期气候状况等等。在某一地区中如发现冰碛石、冰擦痕、漂石等,这就是寒冷时期冰川活动的证明;黑龙江地区的灰化土下面埋藏有古红色土,可推知古代那里曾经有过炎热的气候;如果在现代沙漠地区发现有干涸河谷地形和湖岸线的遗迹,就表示该地是由湿润气候转变为沙漠的。生物化石是说明地质时代气候状况的良好根据,如果有马匹或走禽的化石,表示这里曾是草原气候;猿猴化石表示曾出现过森林气候;在格陵兰曾发现温带气候的树叶遗物,证明这里曾有过温暖的时期;苏联的乌克兰曾发现古代棕榈的遗迹,证明那里曾出现过热带气候。
    通过上述方法对地层沉积物的广泛分析,证实整个地质时期地球气候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反复有过几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为科学家所公认,在三次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候。寒冷的冰期同温暖的间冰期相比是短暂的,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大部分时期(占90%以上年代)为温暖气候,比现在温和。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六亿年以前。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些地方曾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我国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也有震旦纪冰碛层,说明这里也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约3~6亿年,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成丰富的煤矿,树木也缺少年轮,说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处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但到石炭纪后期,从北到南出现湿润带、干燥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距今2~3亿年,主要是在南半球,北半球除印度外,目前尚未找到可*的冰川遗迹,当时我国气候仍有温暖湿润气候带、干燥气候带和炎热潮湿气候带三个气候带。
    三迭—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约200万年~2亿年。整个中生代气候温暖,到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气候更趋暖化,格陵兰也有温带树种。三迭纪时期,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普遍为干燥气候;到侏罗纪,我国地层普遍分布着煤、粘土和耐火粘土等,说明当时是在湿润气候控制之下。侏罗纪后期到白垩纪是干燥气候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曾出现一条明显的干燥带,西起天山、甘肃,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石膏发育。到了第三纪,我国的沉积物大多带有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第三纪末期,世界气温普遍下降,整个北半球喜热植物逐渐南退。
    第四纪大冰期,约始于200万年前。大冰期中仍然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的,当寒冷时期,即亚冰期,气温比现代气温平均约低8°~12℃,高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如最大的一次亚冰期(里斯冰期),世界大陆有十分之二、三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冰流曾南伸到北纬51°左右;格陵兰冰川中心,其冰流也曾南伸到北纬38°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纬60°~70°之间,有时可达北纬50°附近的贝加尔湖。冰川扩张,气候带南迁,生物群落也随之南移,如里斯冰期时,北方动物南迁,在克里木的旧石器时代(距今25万年以前)地层中曾发现过北极狐和北极鹿化石。
    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比现代温暖,北极气候比现代约高出10℃以上,低纬度气温也比现代高5.5℃左右。原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了,退缩到极地区域,甚至极地的冰盖也消失了。冰盖退缩或消失,气候带北移,生物群落也随之北移,如北冰洋沿岸也有虎、麝香牛等喜热动物群活动,喜暖植物可一直分布到北极圈。
    当高纬地区处于冰期时,冰川覆盖扩大,极地高压增强,迫使极锋带南移到中纬度。在中纬度极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雨量丰富,内陆湖水上涨,如我国罗布泊在冰期时,湖水水域比现代大4~5倍。反之,当高纬度地区处于间冰期时,大陆冰盖及极地高压向极区收缩,气候带北移,中纬度地区有些地方出现干燥气候,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了。

  • 第7题:

    诱致性制度变迁()

    • A、是由政府法令引发的进一步的制度变迁
    • B、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引致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
    • C、往往可以带来制度安排的最优供给
    • D、一般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正确答案: 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气候变化称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考古学、物候学、文献方志的分析方法和树木年轮的分析方法进行的。

  • 第9题:

    判断题
    强制性制度变迁比诱致性制度变迁有优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诺思在制度和制度变迁领域发表的专著有下列哪几本?()
    A

    《制度变迁—美国经济增长》

    B

    《西方世界的兴起》

    C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D

    《1789—1860年美国经济增长》

    E

    《美国昔日的增长与福利》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制度变迁类型可分为:()
    A

    依赖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强制性制度变迁

    D

    约束性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5.11,6. 10,7. 17,8.12,( )。



    A. 9. 13
    B. 9. 15
    C. 9.23
    D. 9. 25

    答案:C
    解析:
    分组数列。整数部分为5,6,7,8,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应为9。 小数部分为11,10,17,12,可改写为:5X2 + 1,6X2-2,7X2 + 3,8X2-4,下一项应该为9X2+5 = 23。答案选C。

  • 第14题: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显色最佳的pH范围是:

    A. 9. 0~9. 5
    B. 9. 8~10. 2
    C. 10. 5 ~11. 0
    D. 8. 8~9. 2

    答案:B
    解析:
    提示 酚类化合物于pH值为10.0±0. 2的介质中,在铁氰化钾的存在下,与4- 氨基安替吡林(4-AAP)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安替吡林燃料,在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用比色法定量。

  • 第15题:

    被经济学与社会学所公认的制度变迁模型,是关于制度变迁的()阶段说。

    • A、三
    • B、四
    • C、五
    • D、七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制度变迁类型可分为:()

    • A、依赖性制度变迁
    • B、诱致性制度变迁
    • C、强制性制度变迁
    • D、约束性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B,C

  • 第17题:

    制度变迁包括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有()

    • A、改革主体来自基层
    • B、程序为自下而上
    • C、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
    • D、程序是自上而下的

    正确答案:C,D

  • 第18题:

    在西方社会体系变迁中()。

    • A、技术变迁先于制度变迁
    • B、器物变迁先于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
    • C、制度变迁先于技术变迁
    • D、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同步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强制性制度变迁比诱致性制度变迁有优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多选题
    制度变迁包括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有()
    A

    改革主体来自基层

    B

    程序为自下而上

    C

    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

    D

    程序是自上而下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西方社会体系变迁中()。
    A

    技术变迁先于制度变迁

    B

    器物变迁先于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

    C

    制度变迁先于技术变迁

    D

    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同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被经济学与社会学所公认的制度变迁模型,是关于制度变迁的()阶段说。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我国的沙漠在人类文化历史时期内存在哪两大变迁过程?你知道哪些变迁的证据?

    正确答案: 7000~8000年前至今存在着两大变迁过程:
    (1)中全新世(前8000~3000年)沙漠缩小:气候温暖湿润,为冰后期的适宜期。气温比现在高2-3℃。毛乌素沙区湖泊发育,泥炭层厚达2-3米,为湿润草原地带;沙丘被固定,流沙经历成壤(黑垆土)过程(有的多达3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也普遍固定。
    (2)晚全新世(近3000年以来)沙漠扩大,沙漠化过程加剧。近3000年以来,沙漠扩大,沙漠化发生。长城、古城的废墟为见证:榆林东北的古城滩为西汉时代龟兹的遗址,并以“水草丰美、土宜畜牧”而著名。白城子(统万城),5世纪时曾为“临广泽而带清流”的赫连夏王朝的都城。9世纪时出现“飞沙为堆,高及城堞”的记载,10世纪时已深在沙漠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秦朝时期军相制度的变迁?

    正确答案: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经历了从丞相制到三公宰相制,再到尚书台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
    (1)丞相制:
    丞相制是秦至西汉初年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虽个别时期曾设立左、右丞相,但其中也仅有一个负主要责任。这一时期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点:在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在司法上有劾案查官及行诛罚权;在军事上可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特别是在不设太尉期间更是如此;在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官,处理日常政务之权。
    (2)中外朝制
    随着皇权的上升,汉武帝开始贬低丞相,不仅在礼仪上贬低丞相,而且在组织机构上也蓄意分割相权。其方式是实行中外朝制,以架空相权。中外朝制是指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从此中枢体制发生变化,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议决,再交外朝官执行。这样由宫廷侍从官组成的中朝掌握国家政务的决策权,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退居执行政务的地位,国家的行政管理重心由朝廷向宫廷转移,中朝官对外朝官处于压倒优势的地位。中外朝官制的实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确保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皇帝通过中朝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指挥国家的行政活动。
    (3)三公宰相制
    汉成帝时,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公宰相制使全国政务被一分为三,一相制为三相制所取代。
    (4)尚书台
    中外朝制形成后,中朝机构地位崇高,成为事实上的中枢决策机构,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未因此完全解决,皇帝在削夺丞相的中枢决策权后,又蓄意削夺其事权。这导致了内廷办事机构尚书台的成立。
    秦及西汉初年,尚书是少府属员,并无特殊权力。从汉武帝时起,尚书的事权逐渐扩大,并随之成立机构。东秦及西汉初年,刘秀建立起庞大的尚书机构,并正式称尚书台。尚书台长官总典纪纲,无所不统,从制度上取代了三公宰相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自此以后,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行政机关。
    尚书的职权远高于三公,但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尚书台仍隶属于三公属下九卿之一的少府,以尚书指挥三公必然在行政运行中产生矛盾,影响政令的推行。为解决这一矛盾,又创立领或录尚书事的制度,即用内廷高官领或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以使尚书台所作出的决策在三公府得以顺利执行。这样,领或录尚书事成为真正的宰相,三公仅是名义上的宰相而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