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第1题:
第2题:
简述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
1.治理理论的提出 1989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此后,“治理”概念便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特别是被用来描述后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
美国学者詹姆斯·N·罗西瑙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2.治理概念及含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将治理定义为: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该委员会列举了许多治理的实例,如:邻居之间设立或维护供水系统的合作;管理废品回收系统的地方委员会;开发城市间运输系统的用户集团;在政府监督下按照自身规律工作的股票交易所;由区域性政府组织、工业集团和居民联合以控制森林采伐等。
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有四个: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略
第3题:
请简述韦伯最小运费理论的含义及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4题:
第5题:
简述学习的含义,以及有关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主要的学习理论有: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贯的过程,强调环境的作用,较少考虑内在的心理因素。
(2)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苛勒、托尔曼等。认知学习理论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更关心刺激—反应之间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刺激是怎样引起反应的,以及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观点有: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完整的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着主要作用;学习是渗透性的,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学习的结果应该由学习者自己评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