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福利经济学定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叙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并说明它的含义.


    答案:
    解析: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确保竞争市场会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这样的配置不可能有任何其他合意的特征,但一定是有效的。 (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呈凸状,则总会有一组这样的价格,在这组价格上每一帕累托有效配置是在适当的配置禀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即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有效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指分配与效率问题可分开来考虑。任何帕累托有效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市场机制在分配上是中性的,不管商品或财富公平分配标准如何,都可利用竞争市场来获得这种市场机制。 价格在这种市场体制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即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一是分配作用,即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购买各种商品的数量。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这两种作用可以区分开来,即可重新分配商品的赋有量来确定个人拥有多少财富,然后,再利用价格来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 其政策含义是通过实行不同价格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做法实为无效的下策。

  • 第2题: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的观点,接近于下面哪一种论述?

    A.对贸易进行管制是必要的

    B.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当一些条件成立时,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C.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当一些条件成立时,(社会计划者的)帕累托最优解等价于竞争性均衡

    D.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和第二基本定理都是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的自发调节机制。在理性人和完全信息的假设前提下“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时刻在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的自发调节机制。在理性人和完全信息的假设前提下,“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时刻在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 第3题:

    ()认为竞争市场可以使交易利益达到最大,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

    A.奥肯定律

    B.费雪效应

    C.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D.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等于

  • 第4题:

    9、()认为竞争市场可以使交易利益达到最大,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

    A.奥肯定律

    B.费雪效应

    C.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D.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D

  • 第5题: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这样的市场体系使得一切商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一切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并且不存在外在性。在这种经济中,当每个消费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一个生产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整个经济将是有效率的,或者说达到了不能使任何人变得更好而不使另一些人变得更坏的最优状态。 这一思想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向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 亚当·斯密的这一思想包含着三个要点:第一,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第二,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将各种个人利益转变为一种共同利益;第三,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来说,政府对经济管的越少越好。福利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认为自由放任可以自发地导致共同利益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