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2.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  )mm。A. 36.1B. 45.2C. 60.3D. 78.3

题目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2.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  )mm。

A. 36.1
B. 45.2
C. 60.3
D. 78.3

相似考题
更多“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2.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  )mm。 A. 36.1 B. 45.2 C. 60.3 D. 78.3”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FK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50
    (B) 160
    (C) 180
    (D) 20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 5.2.2条,荷载偏心距:

  • 第2题:

    某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
      ①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为Fk=204kN/m,基础埋深d=1.20m,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
      ②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
      ③该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MPa。

    2.若砂垫层的厚度为1.5m,条基宽度b=1.5m,则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pz最接近于(  )kPa。

    A. 60
    B. 65
    C. 70
    D. 7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2条规定,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层)的深度或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对于条形基础,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b为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p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z为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θ为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5.2.7采用。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3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6.假定Fk、Mk、b和x值同题(5),并已计算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160.36kPa。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压缩模量Es1=6MPa,淤泥质土层②的压缩模量Es2=2MPa,则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最接近于(  )kPa。

    A. 63.20
    B. 64.49
    C. 68.07
    D. 69.47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规定,对于条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k-pc)为基底附加应力,经计算为:pk-pc=160.36-(17×0.8+19×0.4)=139.16kPa;θ为地基压力扩散角,由Es1/Es2=6.0/2=3,z/b=2.6/2.2=1.182,查表5.2.7可得,θ=23°;则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4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4.确定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MPa)与(  )项接近。

    A. 5.3
    B. 5.5
    C. 5.7
    D. 5.9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6条规定,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i为第i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根据题(3)得到的附加应力系数可得:A1=0.2217,A2=0.2023;故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5题: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r=18kN/m3,e=0.90,Ic=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下,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

    A.5.6
    B.6.6
    C.7.3
    D.9.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式(5.2.4)计算,基础宽度和深度的地基承载力影响系数:由e=0.90,Ic=0.70,查表5.2.4,nb=0,nd=1。

  • 第6题: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A=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y = 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z=2m,已知扩散角θ=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35kPa B. 45kPa C. 57kPa D. 66kPa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第5. 2. 7条,式(5. 2.7-2)计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pc=yd= 18×2 =36kPa,b=4m,z=2m,
    代入数据得,附加压力pz =4×( 120 - 36)/(4 + 2×2×tan 25°) = 57. 3kPa。

  • 第7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1-23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黏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基础宽度为2.5m,对应于荷载效应准 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100kPa。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底面中点A的沉降量,总土层数按两层考虑,分别为基底以下的黏土层及其下的淤泥质土层,层厚均为2.5m;A点至黏土层底部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为0.8,至淤泥质黏土层底部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为0. 6,基岩以上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当量值为3.5MPa。试问,基础中点A的最终沉降量(m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可取至基岩表面。
    (A) 75
    (B) 86
    (C) 94
    (D) 105


    答案:C
    解析:
    (C)

  • 第8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

    假定勘察报告提供①粘性土土层的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8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则基底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

    A. 160.0kPa
    B. 176.0kPa
    C. 178.7kPa
    D. 187.2kPa

    答案:D
    解析:

  • 第9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定黏性土层的下卧层为基岩。假定基础只受轴心荷载作用,且b1为1. 4m;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的附加压力值po为150kP。试问,当基础无相邻荷载影响时,基础中心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s(m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取至基岩顶面。
    (A)21 (B)28 (C)32 (D)34


    答案:A
    解析:

  • 第10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240kN/m,力矩M=0;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5kPa,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75;淤泥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特征值fak=60kPa。试问,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底面的宽度b(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

    A.1.5
    B.2.0
    C.2.6
    D.3.2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 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下图所示。 确定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MPa)与()项接近。
    A

    5.3

    B

    5.5

    C

    5.7

    D

    5.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γ=18kN/m3,e=0.90,Ic=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时,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
    A

    5.6

    B

    6.6

    C

    7.3

    D

    9.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计算,查表5.2.4得:ηb=0,ηd=1则:
    fa=fak+ηbγ(b-3)+ηdγm(d-0.5)=150+0+1×18×(2-0.5)=177kPa则基础底面积为:A=F/(fa-γGd)=1000/(177-20×2)=7.3m2

  • 第13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5m×2.5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为F=160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6所示。


    A、5、0
    B、5、3
    C、5、9
    D、7、6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7条和第5.3.8条规定,计算深度=b(2.5—0.4lnb)=2.5×(2.5—0.4×ln2.5)=5.33m。但第三层土的压缩模量较小,应继续向下计算。又2m<b=2.5m<4m,查表5.3.7得,△z=0.6m,故变形计算深度:=7+0.6=7.6m。

  • 第14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1.确定基础Ⅰ基底中心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

    A. 183
    B. 180
    C. 160
    D. 153

    答案:A
    解析:
    基底附加压力为由土体自重以外的荷载对土体产生的压力,则基底附加压力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5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1.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最接近于(  )m。

    A. 3.70
    B. 3.90
    C. 4.12
    D. 5.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规定,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m~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zn=b(2.5-0.4lnb)=1.6×(2.5-0.4ln1.6)=3.70m;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黏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故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3.70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6题:

    某柱基础底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为3000kN,如要求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15%,则基础顶面水平力不宜大于( )kN。
    A. 1378 B. 1478 C. 1578 D. 1678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第5. 2. 2条计算如下:①由题可知,b=4m,则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a = (b - 0. 15b)/3 = (4 -0. 15×4)/3 =1. 133m;
    ②要求偏心距为:e=b/2-a =4/2- 1.133 =0. 867m;
    ③基础底面的力矩值为:
    Mk = (F + G)e = (3000+4×4×2×20)×0. 867 =3155. 88kN·m;
    ④基础顶面水平力为:H= Mk/d=3155. 88/2 = 1577.94kN。

  • 第17题: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y = 18kN/m3,e = 0. 90, IL =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时,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
    A. 5.6 B. 6.6 C. 7.3 D. 9.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4条计算,查表5. 2. 4 得:ηb =0,ηd =1:则: fa =fak +ηby(b-3) +ηdym(d-0. 5) =150+0 + 1×18×(2 -0.5)=177kPa
    基础底面积为:

  • 第18题:

    如图所示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2.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轴向荷载为Fk=1650kN。

    基础底面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

    A. 252.0
    B. 238.0
    C. 228.4
    D. 222.0

    答案:D
    解析:

  • 第19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已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假定按分层总和法求得的地基沉降量s′=31mm,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标准值p0=103kPa,该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6.7MPa,则该地基的最终沉降量s最接近于(  )mm。

    A.22.6
    B.26.5
    C.32.2
    D.35.0

    答案:A
    解析:

  • 第20题:

    如图所示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2.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轴向荷载为Fk=1650kN。

    假设p0>fa,计算基础底面下6m内主要压缩土层的最终沉降量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的取值为何值?(  )

    A. 1.3
    B. 1.2
    C. 1.1
    D. 1.0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如图所示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2.5m,埋深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轴向荷载为Fk=1650kN。

    用简化方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m。

    A. 4.5
    B. 5
    C. 5.5
    D. 7.5

    答案:C
    解析:

  • 第22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黏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基础宽度为2.5m,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100kPa。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底面中点A的沉降量,总土层数按两层考虑,分别为基底以下的黏土层及其下的淤泥质土层,层厚均为2.5m;A点至黏土层底部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为0.8,至淤泥质黏土层底部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为0.6,基岩以上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当量值为3.5MPa。试问,基础中点A的最终沉降量(m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可取至基岩表面。

    A.75
    B.86
    C.94
    D.105

    答案: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下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 k=1080kN。 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mm。
    A

    36.1

    B

    45.2

    C

    60.3

    D

    78.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