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长方体的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特征。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

题目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长方体的认识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特征。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
出示若干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看看哪几个面能组成长方体。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练习:
面:
棱:

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再认识包含要形成“儿童数学观”、“现实数学观”以及()。

    A、科学数学观

    B、抽象数学观

    C、形式数学观

    D、生活数学观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活动:说一说,你生活和学习中都用什么物品?
    学生纷纷列举,如:足球、文具盒、水杯、墨水盒、可乐瓶等。教师ppt展示部分物品。
    提问:你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图形吗?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出示PPT展示物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借助教具和自己身边的物品,看一看,摸一摸,互相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对PPT物品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预设1: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的形状都一样。
    预设2:文具盒、肥皂盒、纸抽形状一样;墨水盒、骰子、魔方的形状一样。
    预设3:水杯、可乐瓶、笔筒形状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各类的特点。
    教师明确几何图形: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ppt展示相应的示意图,并带领学生观察这些几何图形和刚刚分类的物品,加深印象。
    学生动手画一画,这些几何图形的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描述特征。
    (三)课堂练习
    1.同桌两个人互相考一考对方,自己说一个物品,看看同桌能不能说出是什么几何图形。
    2.老师说一个物品,大家抢答,看谁先答出来是什么几何图形。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认识图形都认识了什么图形,怎么认识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带领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先带领学生列举出生活遇到的物品,并展示出来。带领学生将这些物品根据形状进行分类。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几何图形,教师讲解这些几何图形叫什么,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实际的物品都是什么几何图形,深化理解。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将生活中的物品抽象成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将生活中的物品按形状分类。

  • 第3题: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家里新买了一个冰箱。提出问题:冰箱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几何图形?如何知道它的体积?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我们该如何研究它的大小的?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想到长方形是用一个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提出问题:类比长方形测量面积的方式,如何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1:可以将长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2:之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直接测量长和宽,那长方体的体积能不能先测量再计算出体积呢?
    教师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体积为1cm3的小长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在交流中思考:如何摆放?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答辩题目解析】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探究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是如何求得长方形的面积的,类比长方形用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长方体就可以用小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观察其中包含几个小正方体。接下来组织探究活动,学生根据手中拿到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观察研究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计算,还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长×宽×高。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得到正方体体积公式。
    2.在本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探究过程。

  • 第4题: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4)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第5题:

    简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正确答案: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
    (1)小学数学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实际情;
    (4)客观条件
    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1)教学手段应与教科书内容协调一致;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充分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和心理水平。

  • 第6题:

    在小学,要求学生认识的立方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直)圆柱和球,但不包含(直)圆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识记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El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
    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张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3)哪几个月是30天?(4)二月份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2月有28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作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为平月)
    2.计算平年全年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大月?哪月是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即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三十整。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4.认识平年、闰年
    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剐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05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出示1993--2004年2月份的月
    历)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1)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2)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3)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
    (4)四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7)月和(8)月。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五)作业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含义,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包含着()、()、()等这样三个数学观。

    正确答案: 儿童数学观,生活数学观,现实数学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从狭义来说,小学数学教材是指小学数学教科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识记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El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
    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张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3)哪几个月是30天?(4)二月份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2月有28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作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为平月)
    2.计算平年全年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大月?哪月是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即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三十整。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4.认识平年、闰年
    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剐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05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出示1993--2004年2月份的月
    历)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1)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2)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3)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
    (4)四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7)月和(8)月。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五)作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依据马芯兰小学数学改革的主要特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正确答案: 1.教材改革
    第一步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突出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和原则
    第二步是根据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需要.自编有利于能力训练的教材.充实创新的只是结构中去
    2.教法改革
    ①紧抓基础,重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②突出能力培养
    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④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有助于其对长方体的理解,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A
    解析:
    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小学生先学习了长方形后学习了长方体是顺向迁移,并且是对长方形的认识促进了其对长方体的理解,因此是正迁移。

  • 第14题: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10分钟试讲;
    (2)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3)要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丰富的生活场景;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漂亮的礼品盒。
    提出问题:
    (1)前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单独出示一个漂亮的礼品盒(出示图: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想做一个这样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1.表面积的概念
    提问:如果把手中的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操作,得出如下图: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展开图中标出原来长方体、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观察。
    提问: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预设:长方体的上下面积、前后面积、左右的面相等。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
    教师给出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表面积公式
    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引导学生表示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2: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微波炉的包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计算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结: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题目:
    要做这样一个衣柜的布罩,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例1:
    例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能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之中探索本质,锻炼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非常重要的手段。要想做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深钻教材是有效提问的前提。教师只有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才能清晰,提问才能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这样才能依据学生情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实现有效提问。
    然后,教师还要合理设计提问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形式。
    最后,提问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与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 第15题:

    在小学数学“长方体”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一些长方体包装盒进行不同角度的反复观察,以理解“棱” "长” "宽”“高”等相关概念,这位教师的做法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诱导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知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的掌握知识。教师让学生对长方体的实物进行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种直接的经验,是一种直观性教学原则。故选C。

  • 第16题:

    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包含着()、()、()等这样三个数学观。


    正确答案:儿童数学观;生活数学观;现实数学观

  • 第17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含义,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 第18题:

    从狭义来说,小学数学教材是指小学数学教科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教学设计题: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识记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l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l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2月有28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为平月)
    (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①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②31×7+30×4+28=365天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大月?哪月是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①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②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三十整。
    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4)认识平年、闰年
    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05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l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出示l993--2004年2月份的月历)
    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l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①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②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
    ③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
    ④四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
    ⑤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7)月和(8)月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五)作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 1、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认识的主体,但由于双方要达到的目的不问、作用不同、认识的对象不同而形成差异和矛盾,但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2、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数学的概括抽象性与儿童认知具体形象性的矛盾;数学知识的严密逻辑性与儿童认知理解简单化、直观化的矛盾;数学知识广泛的应用性与儿童知识面窄、接触实际生活少的矛盾。
    3、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首先,从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远远要落后于教师传授知识的速度。
    其次,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述与学生真正理解的矛盾。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得教师的语言表述与学生的理解水平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
    (1)启发性;
    (2)趣味性;
    (3)层次性;
    (4)感染性。
    再次,儿童掌握的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矛盾。儿童接受新知识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性。
    (2)直觉性。
    (3)延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4)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正确答案: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
    (1)小学数学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实际情;
    (4)客观条件
    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1)教学手段应与教科书内容协调一致;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充分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和心理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在小学,要求学生认识的立方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直)圆柱和球,但不包含(直)圆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