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原名为《夕阳箫鼓》,乐曲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该曲主题旋律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中国民乐传统的( )。A.螺蛳结顶 B.鱼咬尾 C.模进 D.同头换尾
2.“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陈老师先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乐曲加花变奏的创作手法,最后,教师提供一个音乐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创编旋律。”该音乐活动是(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3.下列谱例用了哪种旋律发展手法? A.(同头)换尾 B.鱼咬尾 C.(起承转)合 D.换头合尾
4.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老师播放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来进行导入。 老师设置问题: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内容都是表现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的? 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归纳总结: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这个民族的人民能歌善舞,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舞蹈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这个少数民族有关的歌曲,它是用来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的,这首的名字叫做——《青春舞曲》。 (二)初步感知 1.欣赏歌曲 (1)老师设置问题:歌曲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2)以小组的形式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展示相关的谱例。 ①引导学生先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创作手法的特征; ②再根据相关谱例,找出乐谱的写作特点,并尝试自由根据“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编创。 (2)了解重复的写作手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思考,还有哪些大家熟悉的乐曲是采用了重复和“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进行创作的。 (三)探究学习 3.学唱歌曲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 (2)学生跟随视频音乐哼唱旋律(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哼唱,一边用手拍击节奏)。 (3)难点突破,注意情绪和节拍的准确掌握,要演唱出活泼、欢快的乐曲风格。 老师设置问题:你们认为哪个地方不太好唱? 学生讨论回答 (4)播放音乐视频,学生体会旋律的旋律特点,采用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 (5)老师将难点范唱,学生模唱。 (6)学生随视频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四)拓展延伸 1.观看相关的舞蹈视频,学习具有浓郁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舞蹈创编,并能够为歌曲进行伴舞。 3.小组分别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同学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并对各个小组的表演做出评价。 (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旋律的创作手法——鱼咬尾、重复,并且能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其他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歌曲,下节课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单介绍维吾尔族民歌。 2.你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让你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方法有哪些?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个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
第12题:
自评
互评
他评
定量测评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