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题目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 第2题:

    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 第3题:

    请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案:
    解析:
    柯尔伯格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其具体内容是:
    (1)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
    该理论认为:道德的发展是整个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发展的过程;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不可少的条件,但也是不充分的条件;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人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个体的道德发展沿着垂直和水平两个序列发展,垂直序列的发展是由道德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推移,水平序列的发展是从逻辑认识发展经社会认识发展向道德认识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的推移。
    (2)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
    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时,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道德性质。
    (3)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模式。三种水平的内容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而是以是否会受到惩罚和是否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为准则。
    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这阶段儿童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能取得成功,获得奖赏,满足相互间的需要,其行为就是好的。它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
    ②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这一水平也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在这一阶段上,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获得别人的赞赏。所以,他们判断道德行为好坏主要根据是看是否被人们赞许。
    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这时儿童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准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③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这一水平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这个阶段的道德判断特别看重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即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同时,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帮助人们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才显得更为重要。
    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它完全诉诸个人的良心和人类普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就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而言,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 第4题:

    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答案:错
    解析: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教儿童道德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 第5题: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的惩罚服从取向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来自( )或( )。( )


    答案:
    解析:
    对外力的屈从,逃避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