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第2题:
湘军新制中的饷银实行什么制度?()
第3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第4题:
光绪年间,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开办的阜康钱庄倒闭了。阜康钱庄凭借胡雪岩的官员背景,也正做着汇兑官银的生意。它倒闭之后,亏空了朝廷上()的白银。由于发生了这件事情,朝廷再一次下令禁止票号汇兑官方银两,并且在禁止汇兑的圣旨中宣布,官员一旦违禁,严惩不贷,强调各省督府要“知所敬惧”。
第5题: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祁县、太谷、平遥几个县里,春节过得格外红火。这一年朝廷终于取消了山西商人不准汇兑()的禁令。
第6题:
宋朝以前,朝廷内部注重政治的庙堂史学占据主流。宋以后,庙堂史学开始进入民间,有了许多对民间生活的记录。这一变化的推动力是()
第7题:
票号兴盛的原因是()。
第8题:
包拯,庐州人,天圣朝进士,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第9题:
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第10题: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开始利用票号为其汇兑经、协饷,使得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
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经常向票号借贷,有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依靠票号垫款汇结
20世纪后,由于清政府需要偿还外债和庚子赔款,各省各关每年必须按期上缴一大笔款项,这些款项需要经过票号汇兑,使得票号业务有了很大保证
20世纪初是票号的鼎盛时期
山西商人的精明吃苦耐劳也是票号兴盛的重要原因
第11题:
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
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
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第12题:
行政督导
民间互助
朝廷拨款
民间结社
第13题:
胡雪岩作为商人所获得的朝廷的荣誉和恩赐不包括()。
第14题:
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第15题:
日升昌为首的山西票号在挤兑风波中,以甘冒风险的代价换来了名利双收。战乱过后,他们在北京的分号重新开业时,不但普通百姓纷纷将积蓄放心大胆地存入票号,甚至()也将大笔的官银交给票号汇兑、收存。
第16题:
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为主。
第17题: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第18题: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第19题: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
第20题:
划使馆区
拆炮驻兵
严禁反帝
设外务部
第21题:
被准许紫禁城骑马
被赐予二品顶戴(红顶)
赐予穿黄马褂
被授予免死金牌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