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D
更多“好课必需的三种“折腾”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述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答案:
    解析:
    教师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把课上好。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以下要求。
    (1)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制定的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它往往用学生学会了什么来表示。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它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确解说的,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它常常还受时间、情境等条件的限制。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本学科总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纲,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纲,才能使教学按预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看这堂课的教学进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达成度高,则表明上课的质量好;达成度低,则表明上课质量差。目标明确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学目标要完整,应该包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等若干方面;二是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确,避免大而不当、空泛含糊;三是课堂上师生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目标、情感方面目标和动作技能方面目标。师生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是衡量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依据。确定教学的目标要注意德、智、体、美诸全面发展,要把目标确定得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
    (2)重点突出
    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弄懂、弄透,熟练掌握。
    (3)内容正确
    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还要注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掌握教材内容。
    讲课时做到内容正确,这是一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内容正确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师的讲授要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的,教师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讲授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充分挖掘知识体系中所蕴藏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充分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其次,教师教学要注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重点和难点为突破口,带动学生掌握课题的基本内容。
    (4)方法得当
    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桥梁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运用自如。课堂上既要有紧张的学习活动,又要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师生配合密切、感情融洽。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学方法得当,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所采用的方法能保证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师生配合默契;三是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应。譬如,对尚无定论的有争议的问题,用小组讨论的方法会比用讲授法效果好得多。
    (5)表达清晰
    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传导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语言的艺术:说话要清楚、准确、鲜明、有条理;讲授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语速语音语调快慢适当、高低恰当、抑扬顿挫、富有情感。如果教师的表达富于感情、动人,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6)组织严密
    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运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也就是说,整个课的进行基本符合课时计划的设计,各个部分进行得有条不紊,一环扣一环,始终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这就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
    一堂课的结构可以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进行和课的结束三个阶段。教学组织严密一是要求教师不仅要组织好每个阶段的活动,而且要使这三个阶段前后衔接、安排合理、环环紧扣;二是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时空感,能控制节奏、有张有弛、有序进行,为此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随机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三是要求建立一定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7)气氛热烈
    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学生表现出十分活跃的主动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教师要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一旦发现学生的反应漠然、注意力分散,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通过调整内容、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以上是教师上课是否合格的标准,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切好的教学、好的课堂都要至少具备以上几个条件,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 第2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答案:
    解析: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 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 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 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 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 第3题:

    访谈及思考《什么是好课》


    \r\n\t(A)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r\n\t(B)内容正确; \r\n\t(C)方法得当; \r\n\t(D)表达清晰,组织严密; \r\n\t(E)课堂气氛热烈。\r\n

  • 第4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答案:
    解析: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 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 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需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 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好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组织严密,是指课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 行紧凑,不同任务交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 第5题:

    什么是微课?简述微课的特点,请结合该门课和其他你学习过的mooc,简述微课视频的主要呈现方式有哪些?(至少说出三种)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1]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