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一个愿望是用今生受苦修来世。面对着人世的苦难,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我今生多一些苦难修一个来世好的命运。
第1题:
总会有些人是白手起家,总会有些人崛起于社会的底层,总会有些传奇人物从生命的低谷爬上了事业的高峰。所以有一句长盛不衰的励志口号叫:苦难成就人生。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泯灭于苦难之中的人何其多,升起的永远是佼佼者。苦难常常只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作者对苦难的看法是( )。
A.苦难能够改变命运
B.苦难能够保持生命的热忱
C.苦难决定人的性格
D.苦难并不能成就人生
第2题:
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是基于改变农民苦难命运的朴素动机而萌生的。
第3题:
我们今生在遭受一些痛苦时,应当以什么心态来面对?如何将其转为道用?
第4题:
对窦娥的形象分析错误的是()
第5题:
许地山的《命命鸟》描写了()。
第6题:
《我在霞村的时候》塑造了一个苦难而又坚强的女性()。
第7题:
《奥德修纪》突出的主题是()。
第8题:
以下不属于西欧走向中世纪的标志的是()。
第9题:
第10题:
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人民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
抗战时期北京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
抗战时期重庆国统区人民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
第11题:
第12题:
蓬莱宫
太液池
昭阳殿
长生殿
第13题:
世界三大宗教教义宣传的共同点是()
A.“众生平等”
B.耶稣是人世间的“救世主”
C.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放弃斗争
D.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第14题:
为什么至心祈祷佛菩萨,对今生、来世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请举公案说明。
第15题:
[唐多令,柳絮]:“(),()!叹今生舍谁收?”
第16题:
《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是()
第17题:
世界三大宗教教义宣传的共同点是()
第18题: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2)课文摘录: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因为佛教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因为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所以佛教很快受到提倡和扶植。东汉明帝时,派使臣去西域求佛法,并请来两名高僧到洛阳传教,并修建了白马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第19题:
老舍的《四世同堂》反映的是()
第20题:
来世—今生
理性—信仰、神秘
物质—精神
独立人格—服从、崇拜
第21题:
“众生平等”
耶稣是人世间的“救世主”
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放弃斗争
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第22题:
一个被卖后流浪异乡备尝辛酸的妇女的命运;
遭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受封建婚姻制度迫害的一对恋人的悲剧命运。
第23题:
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
一个悲剧形象
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
第24题:
行为-感觉-愿望
感觉-行为-愿望
愿望-行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