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属于”相关问题
  • 第1题:

    成人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参考范围为()。A.<40U/LB.<60U/LC.<20U/LD.>40U

    成人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参考范围为()。

    A.<40U/L

    B.<60U/L

    C.<20U/L

    D.>40U/L

    E.>60U/L


    正确答案:A

  • 第2题: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 )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是()

    A.ALT

    B.GPT

    C.AST

    D.丙酮酸氨基转移酶

    E.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答案:
    解析:
    正常参考值
    ALT:5~25卡门(Karmen)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
    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
    临床意义
    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肝胆疾病:肝癌、肝硬化活动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和胆管炎、脂肪肝;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 第5题:

    急性肝炎时,多为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请简述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ALT:5~25卡门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
    [临床意义]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
    ①肝胆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
    ②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③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
    ④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显)。

  • 第7题:

    赖氏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血清中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即丙氨酸转氨酶(ALT),能使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互相移换其氨基和酮基,而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显红棕色。显色的深浅,反映血清中ALT活性的大小。

  • 第8题:

    判断题
    谷氨酸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共同底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效果好的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降酶药,常用品种有联苯双酯和双环醇。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第10题:

    单选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英文缩写是()。
    A

    LDH

    B

    ACP

    C

    CK

    D

    Hb

    E

    ALT

    F

    GGT

    G

    αHBDH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临床意义的阐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病毒性肝炎不是一个特异性指标,但为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B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与肝组织的形态改变有固定关系

    C

    典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急剧上升

    D

    一部分无黄疸性肝炎早期转氨酶升高不显著

    E

    轻型无黄疸性肝炎常常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赖氏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血清中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即丙氨酸转氨酶(ALT),能使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互相移换其氨基和酮基,而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显红棕色。显色的深浅,反映血清中ALT活性的大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急性肝炎时,多为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属于转氨酶的是 (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D、酸性磷酸酶

    E、碱性磷酸酶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增高应考虑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指标中属于肝功能受损评价指标的有

    A.碱性磷酸酶
    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肌酐清除率
    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E.γ-谷氨酰转移酶

    答案:A,B,D,E
    解析:
    C选项属于肾功能受损的评价指标。肝脏的生理功能复杂,目前尚无用于评价肝脏消除药物能力并作为药物剂量调整依据的内源性指标。由于生化检查简单可行,临床常用生化指标评价肝功能损害,常用的指标有ALT、AST、ALP和BIL。

  • 第17题:

    试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ALT升高见于: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胆管炎等
    2.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
    3.药物和毒物氯丙嗪,铅等。
    A.LT活性降低见于磷酸哟多醛缺乏症。

  • 第18题:

    简述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确答案: 正常参考值ALT:5~25卡门(Karmen)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临床意义A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肝胆疾病:肝癌、肝硬化活动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和胆管炎、脂肪肝;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 第19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的检测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检测转氨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整个肝细胞的损害程度,筛除转氨酶升高的献血者,可以排除甲、乙、丙、丁、戊这五型肝炎病毒感染。

  • 第20题:

    单选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共同底物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共同底物是谷氨酰胺。

  • 第21题:

    问答题
    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 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肝功能:血清氨基转移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急性肝炎时,多为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0~50倍,甚至100倍,但ALT升高更明显。通常ALT>300U/L、AST>200U/L,ALT/AST>1,是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重要的检测手段。在肝炎病毒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在第3周到第5周逐渐下降,ALT/AST比值逐渐恢复正常。但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ALT/AST>1。AST升高,即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3)非病毒性肝病(乙醇性、药物性、脂肪肝、肝癌):ALT/AST<1。
    (4)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终末期活性正常或降低。
    (5)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
    (6)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其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天后恢复,若再次增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新的梗死发生。
    (7)其他疾病:肺梗死、肾梗死、胰梗死、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上升(50~200U/L)。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