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的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根据资料回答第7~10题。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者D.传播因素E.影响因素

题目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的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根据资料回答第7~10题。

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相似考题
更多“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的食品,经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大型餐饮企业。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后发现为餐馆的肉类不新鲜,已经被污染,那么在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A.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C.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D.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E.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D
    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 第2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豆角炒肉是本次事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痢疾杆菌是本次食物中毒的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E

  • 第3题:

    夏季某餐厅供应蛋炒饭引起近百人食物中毒,发病者潜伏期为2~5小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体温正常。经现场调查发现蛋炒饭使用的是前一天的剩饭。初步诊断这是一起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在我国引起该种食物中毒的常见中毒食品为A、乳及乳制品

    B、蛋类

    C、咸菜

    D、剩米饭

    E、豆制品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 第4题:

    1992年10月20 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豆角炒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2006年10月20日,某中学120名学生几乎同时出现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症状,经调查20日中餐,这些同学共同都吃了一种食物--海蜇。海蜇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病原体
    E.影响因素

    答案:B
    解析: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本病传染源为患者,集体发病时往往仅少数病情严重者住院,而多数未住院者可能成为传染源,但由于患者仅在疾病初期排菌较多,其后排菌迅速减少,故不至因患者散布病菌而造成广泛流行。本病传播途径是经食物传播,主要的食物是海产品或盐腌渍品,常见者为蟹类、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易感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夏秋沿海地区,常造成集体发病。近年来沿海地区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副溶血性弧菌嗜盐为本例病原体。

  • 第6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的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病原体

    答案:E
    解析:
    1.传染源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患病和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经空气、飞沫或尘埃等从呼吸道传播: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传播。(2)经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传播。(3)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受感染的接触传播:如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的传播。(4)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媒介昆虫)传播: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的传播。(5)输血注射或母婴垂直传播:如慢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
    3.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当易感者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比例,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 第8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疾病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 离出沙门菌。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易感人群
    B.高危人群
    C.特异体质人群
    D.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E.亚健康人群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夏季某餐厅供应蛋炒饭引起近百人食物中毒,发病者潜伏期约8小时,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体温正常,经16~36小时全部恢复。经卫生学调查发现蛋炒饭使用的是前一天的剩饭

    初步诊断这是一起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某职工食堂供应150位员工的午餐,有米饭、馒头、面条、苦瓜炒肉片、红烧豆腐、炒豆芽等。进食午餐后的3小时内,先后有80名职工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但体温大都正常,经治疗都恢复正常。调查结果表明,病人都吃了米饭,经进一步调查得知,该食堂供应的米饭是第一天晚上剩下的,未放入冰箱,当时米饭存放的温度为36°C,第二天剩米饭用蒸气重新加热10分钟后供应给职工食用的。 经当地食品监督所对剩米饭检验表明,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米饭中毒物的可能来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芽孢分布于土壤,大米在稻子干燥过程中接触土壤,碾米过程中将芽孢附着于大米表面,虽经洗淘,还有残存。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离出了沙门菌。 土豆烧牛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

    传染源

    B

    影响因素

    C

    传播因素

    D

    辅助因素

    E

    传播途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离出了沙门菌。 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

    易感人群

    B

    高危人群

    C

    特异体质人群

    D

    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E

    亚健康人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中学食堂,发生学生集体中毒事件,经调查后发现,因食堂的饭菜中亚硝酸盐超标所导致。那么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

    A.肉类食品

    B.鱼类食品

    C.发酵食品

    D.盐腌食物

    E.绿色蔬菜


    正确答案:D
    腌制及隔夜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高。

  • 第14题:

    豆角炒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夏季某餐厅供应蛋炒饭引起近百人食物中毒,发病者潜伏期约8小时,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体温正常,经16~36小时全部恢复。经卫生学调查发现蛋炒饭使用的是前一天的剩饭初步诊断这是一起A、沙门菌食物中毒

    B、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在我国引起该种食物中毒的常见中毒食品为A、乳及乳制品

    B、肉类制品

    C、蔬菜

    D、米粉、米饭

    E、豆制品

    为预防这种食物中毒的发生,剩余食物食前须彻底加热,一般应为A、100℃加热5分钟

    B、100℃加热10分钟

    C、100℃加热20分钟

    D、100℃加热30分钟

    E、100℃加热1小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 第16题:

    1992年10月20 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的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豆角炒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疾病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离出沙门菌。为杜绝此类中毐事故的再次发生,下一步首要开展的工作是
    A.严格食品原料采购程序
    B.食堂全体人员健康体检
    C.食堂清洁人扫除
    D.对厨师进行粪便细菌学检查
    E.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答案:E
    解析:

  • 第19题: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C
    解析:
    1.传染源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患病和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经空气、飞沫或尘埃等从呼吸道传播: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传播。(2)经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传播。(3)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受感染的接触传播:如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的传播。(4)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媒介昆虫)传播: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疾病的传播。(5)输血注射或母婴垂直传播:如慢性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
    3.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当易感者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比例,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 第20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疾病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 离出沙门菌。土豆烧牛肉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染途径
    C.传播因素
    D.辅助因素
    E.影响因素


    答案:A
    解析:

  • 第21题:

    某职工食堂供应150位员工的午餐,有米饭、馒头、面条、苦瓜炒肉片、红烧豆腐、炒豆芽等。进食午餐后的3小时内,先后有80名职工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但体温大都正常,经治疗都恢复正常。调查结果表明,病人都吃了米饭,经进一步调查得知,该食堂供应的米饭是第一天晚上剩下的,未放入冰箱,当时米饭存放的温度为36°C,第二天剩米饭用蒸气重新加热10分钟后供应给职工食用的。 经当地食品监督所对剩米饭检验表明,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由米饭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蜡样芽孢杆菌易被杀灭,但芽孢耐热,其毒素有的有耐热性而不被破坏。引起中毒的是其耐热性毒素所致。
    (1)米饭易污染蜡样芽孢杆菌,而该食堂卫生条件较差,给细菌污染提供有利条件。
    (2)当时正值夏季,气温较高,近30℃,剩米饭并未充分加热处理,仅与刚蒸熟的大米饭混合,这不仅起不了杀灭细菌的作用,反而使污染的细菌大量繁殖产毒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 第22题:

    某职工食堂供应150位员工的午餐,有米饭、馒头、面条、苦瓜炒肉片、红烧豆腐、炒豆芽等。进食午餐后的3小时内,先后有80名职工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但体温大都正常,经治疗都恢复正常。调查结果表明,病人都吃了米饭,经进一步调查得知,该食堂供应的米饭是第一天晚上剩下的,未放入冰箱,当时米饭存放的温度为36°C,第二天剩米饭用蒸气重新加热10分钟后供应给职工食用的。 经当地食品监督所对剩米饭检验表明,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你对食堂负责人有何建议?


    正确答案: (1)防止污染在食品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避免尘埃和空气等自然污染;
    (2)控制繁殖和产生毒素各种食品必须注意在冷藏条件下作短时间存放。剩饭及其他熟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后再吃,要保证在100℃加热20min。
    (3)食品保藏:米饭要通风散凉,不能堆积,造成温热环境。注意控制保藏量、保藏温度与时间。加强中心温度监测,尽量低温保藏。
    (4)食品再加热:彻底加热,而不能温热。
    (5)容器具卫生:洗涤消毒剂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6)岗位责任制:建立食品安全事故问责制,责任到人。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日一学生食堂发生125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天调查发现,中餐供应的土豆烧牛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病原学培养,从剩余食物中分离出了沙门菌。 为杜绝此类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下一步应首要开展的工作是()
    A

    严格食品原料采购程序

    B

    食堂全体人员健康体检

    C

    食堂清洁大扫除

    D

    对厨师进行粪便细菌学检验

    E

    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大型餐饮企业,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后发现为餐馆的肉类不新鲜,已经被污染,那么在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A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C

    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D

    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E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沙门菌属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