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题:
问答题
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正确答案: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仅虚拟了现实社会中的正面,也虚拟了现实社会中的负面,因此,现实社会中的不道德和犯罪现象在网络中皆有体现。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许多网民出现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与淡漠,出现网络道德认知的误判。
改善网络世界的生活环境,建设网络领域的公共道德秩序,首先要改变部分网民对网络世界的不正确认知,了解网络生活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原因如下:
(一)网络生活的主体仍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的人。
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不是对立的,它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通过网络这一特殊中介进行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和背景。虽然网络生活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和人的交往方式,但人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需求,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仍然需要在物质世界里也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直接的满足。
(二)网络生活所反映的人际交往关系,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生活的表现形式是虚拟的,但是在虚拟交往的背后,人是真实的,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的,这种交往关系事实上反映着社会各种关系的整体风貌。从这一点看,它与真实社会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并无根本的区别。
(三)网络生活产生和存在与现实社会生活当中,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且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来源与现实生活,很多场景、行为和现象都是现实生活的模拟,使现实社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网络的部分功能也是现实实际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并没有改变。因此,才有网络是现实的镜像、升华,是一种特殊的现实等等说法。
虽然我们强调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但是网络生活的虚拟性也不容否认。正是因为网络生活的虚拟性,使得它和社会现实道德有不同之处。在现实世界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的监督是行为一经表现就会体现出来,行为当事人马上就会接受到监督的信息反馈。而在网络世界,行为当事人在行为发生后,可能就离开了网络世界,网上议论热火朝天,当事人却可能一无所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监督的信息滞后,所起的作用就不如面对面监督那样直接、有效。网络行为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发挥作用。
网络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宽带网的普及和计算机价格的下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观点以及业余休闲的主要园地。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除了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网络立法之外,同时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特别要强调网民的网上行为自律。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应如何加强自律?人们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有人认为,关键在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引导大学生自律。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做文明网民。还可以在网上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