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

题目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幼儿自言自语行为的观点。


    答案:
    解析:
    (1)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自言自语行为是儿童自我中心的表现,是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儿童之所以自说自话,是因为他们认为对方明白自己在说什么。(2)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自言自语行为是其认知发展的重要成就。他从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关系的角度,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他人言语指导儿童行为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儿童通过外部言语指导自己行为的阶段,即这里所说的自言自语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通过内部言语指导自己行为的阶段。因此在维果茨基看来,自言自语恰恰是儿童摆脱他人言语而依靠自己言语指导自己行为的表现,是言语内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于同一心理现象,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解释。考生需在复习时将各种观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 第2题:

    概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


    答案:
    解析: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他深刻地揭露道:“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 (2) 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他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这 样儿童自然就能不断地长进。 (3) 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 “读书”。 在王守仁看来,对儿童进行“歌诗” “习礼"和“读书”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意志,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鄙吝,化除其粗顽,让他们日渐礼义而不觉其苦,进人中和而不知其故,在德育、 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4) 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① 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② 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因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③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 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 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 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 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 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 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其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早在15、16世纪就已提出这 一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 第3题:

    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量力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4、反复性原则。

  • 第4题: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观点。


    答案:
    解析:
    通过大量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1)前道德阶段——无规则阶段(5岁之前)儿童在5岁之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其行为受行为结果支配,他们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们想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对行为作出判断。(2)他律道德阶段(5-8岁)他律道德指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关心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认为规则是不可改变的,服从权威。(3)自律道德阶段(9-11岁)自律道德指较大儿童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认为规则是可协商的。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也是从认知的角度入手的,即他关注的是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与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致的是,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前期,儿童对规则无法认知,在前运算阶段后期,儿童刻板地看待规则,不能对规则进行运算处理,而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已能灵活地看待规则。

  • 第5题:

    论述皮亚杰的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
    1、论教育目的反对传统教育目的的规定依据——根据当权者的意愿确定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根据习俗舆论来确定教育目的。皮亚杰论教育目的形成和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包括形成儿童的智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
    2、基本原则:教育应配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儿童为中心,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方法、注重科学实验及试听教学、重视游戏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为每一学科提供探索活动,并与一定的知识体系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