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70.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让山东城市面貌、人民体魄和民众心情发生着巨大变化,文明和谐新风遍吹,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这笔财富不仅造福山东、恩泽齐鲁,而且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影响。如果让你以“全运会的文化影响”为题写一篇时事评论,应当运用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②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④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2题:
第3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我国对于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
A否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
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C强调了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D肯定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4题:
单纯的企业物质形态并不是企业物质文化,只有当企业物质形态成为企业精神载体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第5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武汉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依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融入时代特色,提炼出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大文化振兴工程”,彰显城市人文特色,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等载体,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市民置身于这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到了本地的名胜古迹,体味到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提高了市民的素质,进而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 联系材料,分析武汉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做法是怎么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6题: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确定保护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三个层次是( )
第7题: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第8题:
①②
②③
②④
①④
第9题: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要守护精神家园
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第10题: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11题:
文化遗产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标志
城市发展要善于利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12题:
否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
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强调了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肯定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国家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错误的是()
第16题:
北京的城市规划,要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既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又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只有当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时,她才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千篇一律的建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仅使地方丢失了应有的特色,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永远地丧失掉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如何使北京成为和谐家园?
第17题:
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第18题:
①这其中一脉相承地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②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杭州人将传统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将这种融合延续下来,两者缺一不可。 ③中国拥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为什么城市发展与景观和谐并存的鲜而有之,而尤以杭州与西湖这一例凸显了出来? ④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是中国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 ⑤我们翻阅西湖的历史,那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就是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的历史。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第19题:
下列符合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层次的是()
第20题: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城市、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村落
历史文化遗产、国家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遗产
第21题:
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技术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第22题: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第23题:
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对文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以文化人、以德润城是成都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
新发展理念仅对当前时期文化建设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