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一切为了人民是()的根本观点。
第3题:
坚持唯物史观应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的哪几个关系?()。
第4题:
唯物史观如何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第5题: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什么?
第6题: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7题:
第8题: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9题:
史才
史学
史识
史德
第10题:
第11题:
古与今关系
史与论关系
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
对与错关系
第12题:
屈原
柳宗元
胡宏
贾谊
第13题:
()属于“史才四长”的内容。
第14题: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这种治史方法是()。
第15题:
西方心理史学方法的主要局限及唯物史观何以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真正的科学?
第16题:
最早提出史家要有“史才”、“史学”、“史识”的是哪一本史学著作?
第17题:
《说文》:“史,记事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符合史学家刘知几所主张的()。
第18题: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第19题:
第20题:
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
体例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
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史识
史料丰富,极具地方特点
第21题:
机械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史观
主观唯心史观
客观唯心史观
第22题:
第23题:
史德
史才
史学
史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