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把当前道德环境的内容纳人品德的定向系统,进行信息加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动机或修改原品德的定向系统的过程,林崇德称为()
第3题: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是()。
第4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三个过程是:获得,转化和()。
第5题:
简述新闻写作的内化与外化过程。
第6题:
德育过程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又将个体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第7题:
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是()。
第8题:
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内化”、“外化”两个过程:“内化”就是通过学到的()陶冶自身情操;“外化”就是将形成的()转化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第9题:
“外化——内化”双向构建
“同化——顺应”双向构建
“闭合性动作——开放性动作”双向构建
“内化——外化”双向构建
第10题:
从众
服从
内化
外化
第11题:
提高道德认识
增进道德情感
养成道德行为
培养德性
第12题:
内化
评价
外化
物化
第13题:
皮亚杰把动作内化和外化的过程称为()
第14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主要是老师的行为,是一种()过程;“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是一种()过程。
第15题: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
第16题:
技能学习的过程是()
第17题:
德性是现实人的德性,表现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品德或道德人格。因此,德育的目的就在于()。
第18题:
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第19题:
高校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教师规范外化为道德行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
第20题:
第21题:
他律到自律
自律到他律
自觉到自发
内化到外化
第22题:
服从、认同、外化
服从、内化、外化
服从、认同、内化
认同、内化、外化
第23题:
外化;内化
内化;外化
主动;被动
被动;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