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犯罪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诈骗何某,被其识破。但他见甲实在可怜,仍给了甲3000元钱。甲的诈骗罪既遂B.乙蓄谋杀害张某。一天,乙见张某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张某是在熬药给猪治病,结果猪吃药后中毒而死,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C.丙在枪里装了5颗子弹,躲在树丛中向仇人刘某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目标。刘某因害怕而求饶。丙见其实在可怜,就不再开枪,迅速离去。丙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D.丁在赵某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赵,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丁以为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实际上。根本没人

题目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诈骗何某,被其识破。但他见甲实在可怜,仍给了甲3000元钱。甲的诈骗罪既遂

B.乙蓄谋杀害张某。一天,乙见张某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张某是在熬药给猪治病,结果猪吃药后中毒而死,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C.丙在枪里装了5颗子弹,躲在树丛中向仇人刘某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目标。刘某因害怕而求饶。丙见其实在可怜,就不再开枪,迅速离去。丙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

D.丁在赵某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赵,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丁以为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实际上。根本没人来,而是大风猛烈拍打田家大门弄出的声响。丁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A选项中甲虽然得到了钱财,但其已经被何某识破,犯罪已经归于未遂。因此不能成立既遂。
犯罪中止是行为人主动而为,不是被动而为。B选项中乙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因为对于乙来说,他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C选项中丙的枪里还剩余有三颗子弹,他仍然可以继续实施犯罪,将刘某杀死,其没有继续实施犯罪是因为他看到刘某实在可怜,是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D选项中丁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其放弃犯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属于犯罪未遂。故D项正确。
更多“以下关于犯罪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诈骗何某,被其识破。但他见甲实在可怜,仍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夜,甲欲去盗窃某商场,行至半途,遇到联防队队员盘查,甲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甲并未着手实行犯罪,处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阶段,故属于犯罪预备,答案为 D。

  • 第2题:

    甲某将床上的人打昏并欲奸污的行为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A
    甲某的强奸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因其已经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行为,即已经实施了犯罪的着手行为。故选A。

  • 第3题:

    甲明知乙意图杀人,仍为其提供毒药。第二天,甲后悔,向乙索回毒药,遭乙拒绝,乙于当晚投毒杀人得逞。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答案:D
    解析:
    在共同犯罪中,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缺乏有效性不能单独成立中止。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消极退出犯罪或自动放弃犯罪、阻止共同犯罪结果未奏效的,不能单独成立犯罪中止。本题中,甲是帮助犯,他虽然后悔了,但是没有成功从乙处索回毒药,乙使用该毒药投毒杀人得逞。甲没有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不成立犯罪中止,C选项错误。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既遂,帮助犯既遂,乙是故意杀人罪的既遂,甲也是故意杀人罪的既遂,D选项正确。乙投毒杀人得逞,已经既遂,不是犯罪未遂,甲也不是犯罪未遂,B选项错误。乙已经实施着手杀人行为,不是犯罪预备,甲也不是犯罪预备,A选项错误。

  • 第4题:

    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

    A.犯罪预备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形态。 依据实质的客观说,着手作为实行行为的开始,必然是具有侵害法益紧迫危险性的行为。乙欲杀人而往饭菜中投放毒药的行为,由于被害人并不在现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毒药存在一定的距离,因而不具有侵害甲生命权的紧迫危险性,属于预备行为。只有当甲随时可能食用毒药时,才产生死亡结果出现的紧迫危险性,才是故意杀人罪的着手。乙在预备阶段,由于惧怕日后的刑罚惩罚而放弃犯罪,此时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成立中止。综上,乙成立故意杀人罪预备阶段的中止。

  • 第5题:

    甲为报复乙将毒药放人乙的饭菜中,后看乙中毒痛苦的样子于心不忍,赶快将乙送人医院,但乙仍死亡。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甲虽然主观上具有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意图,但是,已经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犯罪已经既遂,已不存在中止的可能。

  • 第6题:

    甲夜间潜人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中止,什么是主动放弃犯罪。甲因为是同事家而自动放弃了犯罪。

  • 第7题:

    以下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抢劫何某,何某将甲打倒在地。但何某发现甲竟然是自己20年前的小学同学,他见甲实在可怜,仍给
    了甲3000元钱。甲的抢劫罪既遂
    B.乙在火车上发现白某比较单纯,欲将白某卖至某娱乐场所卖淫。乙以介绍高薪工作相引诱,骗得白某与其
    提前下车,。但乙尚未将白某卖出即被警察抓获。乙属于犯罪预备
    C.丙在枪里装了5颗子弹,躲在树丛中向仇人刘某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目标。刘某因害怕而求饶,丙见
    其实在可怜,就不再开枪,迅速离去。丙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
    D.甲准备了有毒的饭菜欲给其妻投毒。在等待妻子归来的时候,甲想到妻子这些年含辛茹苦,很不容易,又
    心生不忍,遂将有毒的饭菜倒掉。甲成立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


    答案:D
    解析:
    【 解析】D。A中,甲的抢劫并未既遂;B中,拐卖妇女的,控制妇女即为既遂。C中,主动放弃可以重复进行的行为的是犯罪中止。D是正确的,该犯罪尚处于预备阶段。

  • 第8题:

    甲夜晚躲在巷口僻静处拦住一女子意图强奸,后借助路灯见该女子被毁过容,顿感嫌恶,遂放弃。甲的行为构成()。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既遂
    • D、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甲某与乙某素有仇恨,甲某在日记中表示一定要杀死乙某,并列出几种杀人手段。甲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不构成犯罪
    •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甲与乙有仇,欲杀乙,持刀猛砍其15刀后离开现场。3小时后,甲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乙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未遂
    • B、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 C、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
    • D、犯罪未遂转化为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甲有外遇,欲杀其妻乙。某日,甲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乙。因久等乙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甲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犯罪预备
    •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诈骗何某,被其识破。但他见甲实在可怜,仍给了甲3000元钱。甲的诈骗罪既遂
    • B、乙蓄谋杀害张某。一天,乙见张某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张某是在熬药给猪治病,结果猪吃药后中毒而死,乙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 C、丙在枪里装了5颗子弹.躲在树丛中向仇人刘某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目标。刘某因害怕而求饶,丙见其实在可怜,就不再开枪,迅速离去。丙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
    • D、丁在赵某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赵,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丁以为事情败露,急忙弃刀跳窗逃走。实际上,根本没人来,而是大风猛烈拍打赵家大门弄出的声响。丁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某甲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甲用菜刀砍杀妻子,被邻居阻止后,深感自责将妻子送医院抢救,妻子未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C
    解析:
    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是指在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以前的全过程。如果犯罪已经既遂,则不存在中止问题。犯罪明显告一段落归于未遂后,有某种补救行为,不成立中止。甲被邻居阻止,已经构成犯罪未遂,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

  • 第15题:

    甲预谋前往乙处杀害乙,但到达后,发现乙处有人,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可罚的不能犯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甲只是为杀人行为做准备,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 第16题:

    甲投毒杀姚某,姚某呕吐不止,甲又觉得姚某可怜,送姚某到医院,医生鉴定甲的毒药不纯,不会致命,吐一会就会康复。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答案:C
    解析: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是犯罪分子认为自己能够把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都认为具备自动性。认定犯罪中止应注意:在犯罪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自认为能够把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犯罪人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在犯罪实际上能够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认为遭遇客观障碍不可能进行到底的情况下,犯罪人撤离犯罪,不成立犯罪中止。

  • 第17题:

    甲与乙通奸后共谋杀害乙的丈夫,甲将一包毒药交给乙,乙因愧疚而没有投毒,并到公安机关自首。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成立犯罪中止
    B.甲成立犯罪预备,乙成立犯罪中止
    C.甲、乙均成立犯罪中止
    D.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
    甲和乙已经实施了商议犯罪计划、准备犯罪工具的犯罪预备行为,超出了犯意表示阶段,进入到预备阶段,但并未进一步实施实行行为,因此甲、乙处于犯罪的预备阶段。D选项错误。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且具备有效性的,单独成立犯罪中止,中止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共同犯罪人,其他共同犯罪人应认定为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本案中,乙自动放弃犯罪并避免了犯罪结果发生,成立犯罪中止;由于乙在预备阶段中止,而整个共同犯罪的进程从属于实行犯,甲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进入实行阶段,因此属于犯罪预备。B选项正确,AC选项错误。

  • 第18题:

    某甲故意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某甲构成的是传授犯罪方法罪,与被传授人是否犯罪无关。

  • 第19题:

    某日深夜,甲携带凶器抢劫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甲的行为性质是( )。

    A.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答案:A
    解析: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题干中甲携带凶器抢劫乙,说明甲的行为已经开始实施,进入实行阶段,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自动放弃了对乙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中止。因此选择A项。

  • 第20题: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中止、既遂以及未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 B、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C、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D、犯罪的中止和未遂必须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阶段

    正确答案:A,C

  • 第21题:

    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预备
    •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甲投毒杀妻,将毒食给其妻吃下,后见其妻中毒疼痛难忍,出于怜悯而自动将其妻送往医院抢救,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发生。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B、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 C、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犯罪中止
    • D、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甲有外遇,欲杀其妻乙。某日,甲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乙。因久等乙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甲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