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动词"是状中词组的是:
A、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C、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D、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第1题:
下列句子中助词"之"用来强宾语前置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B、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饮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C、仲尼之徒天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D、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第2题:
在下列句子中连词"则"表示假设的是:
A、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
B、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史记?循吏列传)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D、至,则国王离。(史记?项羽本纪)
第3题:
“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
第4题: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动词“往”和“之”的不同在哪里?
第5题:
下列句子中,“之”用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第6题: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第13题:
下列句子中,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情况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B、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C、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D、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是祈使句的是:
A、冬,晋文公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C、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D、臣请入。(史记·项羽本纪)
第15题:
翻译: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第16题: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第17题:
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第18题: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孟子·滕文公上》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也(《荀子·天论》)
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尽心上》)
第19题:
第20题:
《孟子·告子》
《孟子·尽心》
《孟子·离娄》
《孟子·梁惠王》
第21题: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第22题:
树德务滋(《尚书·秦誓》)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孙子列传》)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梁惠王上》)
百年树人(成语)
第23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