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A.均应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B.可能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C.均应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D.可能不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题目

如果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

A.均应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B.可能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C.均应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D.可能不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如果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A.均应适用刑法总则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

    A.均应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B.可能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
    C.均应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D.可能不按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B,D
    解析:
    即使行为人与他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且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但如果刑法分则对该种共同犯罪行为有特殊规定,则应当适用分则条文,不适用总则条文,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共同犯罪行为未必按照同一罪名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过限行为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各自所承担的罪名可能就不一样,故而C错误,D项正确。

  • 第2题:

    关于共同犯罪,以下正确的是:

    A.甲以杀人的故意、乙以伤害的故意共同侵害丙,造成了丙的死亡。由于二人故意的内容不同,所以不成立共同犯罪。
    B.甲(17岁)为乙(15岁)放风,乙实施了盗窃行为,由于乙未满十六周岁对盗窃行为不负责任,所以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C.由于聚众犯罪的参加人数众多且行为人之间有着共同的故意,所以聚众犯罪必然是共同犯罪。
    D.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不一定是主犯,非实行犯也可能是主犯。

    答案:D
    解析:
    共同犯罪是一种违法形态,各参与人的责任,不会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 A:依据命题人所提倡的行为共同说,共犯之间不要求有相同的故意内容,只要有具备意思联络的共同行为即可构成共同犯罪。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B:共同犯罪是一种违法形态,与责任无关,因此,有责任能力人与无责任能力人也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C:聚众犯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必要的共犯,处罚的是首要分子与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另一类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则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的聚众犯罪只处罚首要分子,如果首要分子是2人以上的,则属于共同犯罪,如果只有1人的,就不是共同犯罪。因此聚众犯罪并不必然是共同犯罪。 D:主犯与从犯的划分,主要是看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以是否是实行犯来划分的。

  • 第3题: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
    B.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C.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认定为是共同犯罪
    D.事后的帮助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的,以共犯论处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对于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各共同犯罪人既可以是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可以是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还可以是有的共同犯罪人基于希望有的则基于放任,即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A正确。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如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死;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如儿子、儿媳共同遗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铁道养护工甲与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在乙实施破坏行为时,甲佯装熟睡,不履行其职责,故B正确。

  • 第4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

    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
    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
    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 A项,一般认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支配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利用者成立间接正犯。但是,如果被利用者在事实上具有一定的辨认控制能力,利用者并没有支配被利用者的,二者能够成立共同犯罪。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闻接正犯的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
    B项,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说,成立共同犯罪,要求共犯人具有共同故意,但不要求共犯人故意的内容完全相同。如果共犯人持不同的故意共同实施了某种行为,则只就他们所实施的性质相同的部分(或重合部分)成立共同犯罪。故B项错误。
    C项,对向犯是一种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指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具体有三种情形:(1)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2)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都不同,如贿赂罪中的行贿与受贿;(3)只处罚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的行为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这种情况叫片面对向犯。如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只处罚贩卖者,不处罚购买者。因此,在片面的对向犯中,仅一方构成犯罪,另一方不构成犯罪。故C项错误。
    D项,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他人和自己实施共同犯罪。片面的共犯包括片面的共同实行、片面的教唆、片面的帮助。对于片面共犯,对知情者适用共犯的处罚原则,对不知情者按照单独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理论大多肯定片面的帮助犯,因此,即使共同犯罪需要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故D项正确。

  • 第5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只有故意犯罪存在共同犯罪行为,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行为
    B.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片面的共犯能够构成共同犯罪
    C.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主要是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功能进行的分类
    D.一人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另一人在主观上是间接故意,两人仍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A,B,D
    解析: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主要是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的分类,所以选项C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