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 )个模块。
A.“语文1”至“语文5”五
B.“语文2”至“语文6”五
C.“语文1”至“语文4”四
D.“语文2”至“语文5”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6.电子阅读是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下面的()不属于电子阅读能力
A.多媒体阅读能力
B.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
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
D.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
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
第 30 题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云南省宣威市五中龙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宣威五中2022年春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的进行,英雄之举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仁大爱,亦使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的道德传统在中华大地上再显峥嵘。 无疑,勇德是人类的共同道德。早在西方古老的荷马史诗中,美德就开始与勇敢须臾不可分离,但论及人类勇德建设,中华民族的贡献尤值一提。中华民族不仅将勇德视为“三达德”之一,而且很早就开始了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如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该命题开始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勇业已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并使所谓“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是孔子勇的思想的深化和继续。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而他的“浩然之气”学说的推出则为所谓“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宋以后,有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的力行力为的力倡,有颜元对宋明“重文轻武”的唇舌之儒、文墨之儒的力辟,还有戴震对“益之以勇,盖德之所以成也”这一勇的“道德执行力”的力肯。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那么,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 其一,心性之勇。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既非西方式的理智之心,又非佛教式的虚灵明觉之心,而为中国式心性论的以“生”训心之心、从心从生之心。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基于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同时,一旦我们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我们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勇一如心,同样具有“形上超越性”。正是从勇的“形上超越性”出发,主张“见义勇为”的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其二,气力之勇。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非“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以一种“下学而上达”的方式,具体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在提出“气,体之充也”,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亦使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即气而力在”,如若我们肯定了勇之气,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肯定了勇之力。这一点,不仅可见之于说文的“勇”字从“力”说、诗经的“无拳无勇”说,还可在中国拳经中的“气与力合”说中找到注解。 “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告诉我们,一种真正的勇既具有一种“形上超越性”,又使这种“形上超越性”离不开形下的现实力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身处更为和平、更为文明的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诸如战争这样的社会灾难,面对艰难、挫折和“德福不能两全”的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依然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我国抗疫斗争中涌现出的诸多英雄人物,将传统道德中的勇德推向顶峰。 B.“勇”在我国道德伦理领域中首次出现的标志是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 C.国人从“心”的角度来审视“勇”,这里“心”的哲学内涵是“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 D.我们肯定勇之气的同时也就肯定了勇之力,这一点可以在说文等书籍中找到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举例论证,列举孔子等关于“勇”的论述事例,论证了中华民族在人类勇德建设中的贡献。 B.本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心性之勇、气力之勇的对比来诠释和论证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真正的勇。 C.末段由历史回归现实,指出当今社会既有和平、文明的一面,也有灾难、困境的一面,警示性强。 D.文章先提出勇德的话题,再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得出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勇的思想内容方面,孟子延续了孔子,而宋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则在孔孟相关学说的基础上继续探索。 B.孔子认为富贵要通过正当手段获得,孟子认为大丈夫要经得住各种考验,这些都以勇的“形,上超越性”为前提。 C.因为无论是西方国家及民族还是我们中华民族,都很早就对美德做了理论阐释,所以勇敢和美德是密不可分的。 D.虽然时代在进步,但面对自然灾害、社会灾难等情形时,做出何种选择依然还在考验着每个人。 【13题答案】 【答案】1.D2.B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将传统道德中的勇德推向顶峰”不合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的表述,应该为“使-种大无畏的勇敢的道德传统在中华大地上再显峥嵘”。 B项,“首次出现的标志”理解错误。从原文“业已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看,孔子关于“勇”的命题是让“勇”“正式成为”中国道德伦理的内容,并不是“首次出现”。 C项,“国人从心的角度来审视勇”以偏概全。原文说“国人论勇,多从心论”“一旦我们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我们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勇一如心,同样具有形上超越性”,由此可以推知,选项中“是从心的角度来审视”表述不准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项,“本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心性之勇、气力之勇的对比”分析有误。从全文行文结构及论证过程及“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等表述来看,文中的“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并列的关系,文章也没有对此二者进行对比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并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 C项,“都很早就对美德做了理论阐释,所以勇敢和美德是密不可分的”强加因果。原文中提到了西方和中华民族都将勇敢和美德联系在一起,而且我们还很早就对美德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但并未表明二者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吉祥物冰墩墩供不应求,在北京工美集团王府井工美大厦的冬奥特许专卖店,很多人在街上排几个小时队,自己都冻成冰墩墩了,也买不到一个冰墩墩。这个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要元素,融合了冰雪、冰丝带场馆、奥运五环等元素的吉祥物,取代好莱坞的威震天、迪斯尼玲娜贝儿,成了2022年开年最火的IP。 大众对冰墩墩的热捧,恰逢冬奥会与春节的完美交融氛围,奥运品牌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氛围营销价值,其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广、投入之巨、参与者之多及狂热程度之高,其他品牌难以望其项背。 走在街上,满眼都是冬奥宣传标语,打开电视,点开手机,关于赛事的报道与推送纷至沓来。一时间奥运的氛围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如现场看比赛的、人,不仅关心谁拿金牌谁破纪录,更想去现场感受万人同欢的场面,一面接受全方位的感官冲击,一面尽情地宣泄激情。很多排队抢冰墩墩的年轻人表示,抢到抢不到无所谓,能切身感觉到氛围的力量,同时还能体会到强烈的文化自信。 冰墩墩告诉我们,有好产品还要讲好品牌故事,让故事借势传播,持续提升塑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摘编自李光斗冰墩墩为什么这么火?) 材料二: 从最开始的胶带、书签,到现在的家居、服装,再到彩妆、护肤品,在年轻消费者的集体塑形之下,文创产品不断迭代。时下,有着强烈的情感代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紧跟潮流充满圈层乐趣的文创产品,成为最新一代文创产品的“标配”,也是最容易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设计。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暗:
穿: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J加点字的含义。
考课:
放:
榜: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习习惯基本要求(试行稿)》阅读内容中规定,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低年级每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 )万字。 A.1 B.2 C.3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