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高中数学《二项式定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完全平方公式是如何展开的,你能在展开过程中发现什么运算规律?
师生活动:复习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过程。
(二)探索新知答案:解析:
考题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
一、考题回顾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参考答案】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学和谐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三角函数定义及概念的学习,并且需要结合题目适当练习,因此讲授法结合练习法的方式非常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并且小组讨论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讲解完正弦的概念后再结合图示,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能够正确总结出正弦的表达式,也便于学生养成乐于与人养成合作的良好心态。
考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初中数学《勾股定理》3基本要求:
(1) 要有板书;
(2) 试讲十分钟左右;
(3)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 )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答辩题目
1.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
2.常见的三组勾股数是什么?答案:解析:
考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 反比例函数
2.内容:3.基本要求:
(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性质又是什么?
2. 你本节课是怎么导入的?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给出情境:已知京沪铁路全长1463km,求某次列车速度 (单位: )与全程运行时间 (单位:h)的关系。
提问: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解析式是什么?
考题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一正一负 C.都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是正数(四)小结作业
引导学生总括: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可见,引进负数后对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统一的加法来解决。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不论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减号变加号的同时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而被减数不变.
设置作业:
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答案:解析:1、2、
考题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习化学,需要描述各种物质间的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如何用文字表达式书写?【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结果出现错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到的?答案:解析: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结果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在计算时没有乘上化学计量数;
(4)列出的比例式出现错误。2、在本节课中,主要学习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因此我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含义设置为教学重点;本节课重在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语言的书写,方便之后的研究,但是由于刚接触各种符号,因此理解意义方面会有一些生疏,因此我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为教学难点。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考题
高中数学《偶函数》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同学们,“对称”是大自然的一种美,这种“对称美”在数学中也有大量的反映.让我们看看下列函数有什么共性?
(二)形成概念1.初中函数与高中函数概念的区别?
2.一个函数不是奇函数就是偶函数对吗?如果不对,请举例。答案:解析:1.
高中函数概念与初中概念相比更具有一般性。实际上,高中的函数概念与初中的函数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表述方式不同──高中明确了集合、对应的方法。初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域、值域这些集合,但这是客观存在的,也已经渗透了集合与对应的观点。与初中相比,高中引入了抽象的符号f(x)。f(x)指集合B中与x对应的那个数。当x确定时,f(x)也唯一确定。另外,初中并没有明确函数值域这个概念。
2.
考题
一、考题回顾【答辩题目解析】
1.本次课中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请你示范下脚背正面颠球。答案:解析: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
要求:声音洪亮,应答干脆。
(3)宣布本次课教学任务,强调严禁携带尖锐、硬物进行练习。
导入:同学们,上课前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习过足球传球技术都有哪些呢?预设学生回答:脚内侧传球、脚背内侧传球。教师进行追问:那还有哪个部位没有用到呢?对,还有脚背外侧,那这节课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脚背外侧传球技术。
(4)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教师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通过清晰洪亮的口令,调动学生情绪,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二)准备部分
1.运球慢跑。
学生每人一个小足球,并且排成一路纵队,绕着足球场进行运球慢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球方式,并且在运球慢跑的过程当中需要绕过少许的障碍物,教师可进行语言指导,跑出不同的图形。
教学组织:一路纵队,前后距离2米。
要求:能够控制住球,跑动中注意安全。
2.常规徒手操:头部运动;伸展拉伸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踝腕关节运动,充分做好颈、肩、腰、髋、腕、踝的准备活动。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散开,教师喊口令,并且领做。
要求:听口令、动作规范、有节奏。
3.专项练习
(1)左右脚颠球各20个;
(2)拨球、拉球各10次。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老师刚才传球时,是用脚的哪个部位去触球的?
学生回答:脚背外侧触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后两排插空站立。
2.讲解
脚背外侧传球共有助跑、支撑脚站位、摆动、踢球、随前动作五个重点动作组成。助跑:直线助跑,速度和距离要适宜。支撑脚站位:支撑脚踏在球侧方约一脚远处,脚趾对准出球方向,支撑腿的膝关节微屈,重心稍向下。摆动:以膝关节为轴,摆动腿膝关节弯曲,迅速前摆。踢球:脚踝保持紧张,脚背外侧对准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随前动作:踢球之后,随球跟进。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
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3.练习
(1)无球模仿练习,体会动作整体感觉。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散开,进行无球模仿,助跑步数合理,动作连贯。
(2)两人一组固定球练习。
组织教学:两人一组散点练习,一人踩球,一人击球,感受触球部位,5次轮换。
(3)两人一组传球完整动作练习。
组织教学:两人一组相距5米,进行互传练习,动作连贯,传球准确。
(4)传抢球游戏。
组织教学:所有学生分为4个体育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大圆圈,选出两名抢球队员,抢球队员抢断球之后由传出该球的队员上场成为抢球队员,传球次数多的大组为获胜大组。
要求:游戏过程需要用脚背外侧传球技术进行传球。
5.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推选出来传球配合较好的两人小组进行展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散开,语言引导提示并带领做放松练习。
要求:全身心放松、轻快自然。
2.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之后教师进行学练情况总结,表扬先进,鼓励全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自然站立。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次课中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在体育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与示范的方法,首先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表象的认识,再通过语言让学生对于动作有更清晰的认识。除了讲解与示范的教学方法外,我根据动作技术的特点还运用了分组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请你示范下脚背正面颠球。
【参考答案】
动作技术要领: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的下部。两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以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身体周围。
考题
初中数学《分式的意义》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对本节课教材的理解。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说一说你本节课应用的教法学法。答案:解析:1、“分式的意义”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教学方法与学法本节课教师将以引路的形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考题
高中化学《硫酸的制备》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硫酸工业及其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工业上如何制取硫酸?
(二)新课教学
1.制取原理2.简述硫酸性酸雨的形成过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