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并且还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观察的;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的目标。
A、二
B、一
C、三
D、初中
第1题:
A、习作内容
B、习作质量
C、习作能力
D、习作目的
第2题:
第3题:
试结合自己所教或所见的初中语文教材,谈谈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初中语文教材。
科学、合理的使用初中语文教材应该做到:
(1)统观全套教科书,了解编辑意图和编辑原则。
(2)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首先要根据教学单元定制学期教学计划;其次要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还要根据课文的问题特征和作家写作风格等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
(3)钻研教科书内容,研究教学策略。常用策略有:目标导向式;比较式;化简为繁,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加深理解;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
(4)灵活应用,适当调整。常用方法有:在历史性的教科书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寻找课文在主题、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相似性,重组单元,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厚;适当抽换内容。
略
第4题: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且积极参加小组、校园、社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探索和研究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哪类特点?()
第5题:
某种研究的一般做法为:先由主试者提出任务(以口头、实物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由被试者回答(以口头、操作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主试者根据回答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深入了解儿童未能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如此连续要求被试者做出解释,直到主试者感到满意为止。这种研究方法是().
第6题: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这是第()学段()学习领域的目标。
第7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必修课程目标关于“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8题:
开放性
自主性
实践性
生成性
第9题: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第10题: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感叹号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与人交流能尊重与理解对方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第11题:
第12题:
书面与口头结合
口头或图文
活动总结
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可采用的做法有:()
第16题:
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低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宜采用()方式表述
第17题:
语文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9题:
语文学习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通常以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指导教师等方式呈现。这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哪类特点?()
第20题:
整体性
自主性
生成性
开放性
第21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
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选用评论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第22题:
第23题: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师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可以自由结合,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启发促进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