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矿床由矿体和围岩两部分组成。() ”相关问题
  • 第1题:

    8、对于大多数岩浆矿床来说,矿体的围岩就是母岩。


    岩浆矿床是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经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以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为主,成矿作用方式有结晶分异作用和岩浆熔离作用。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条件是岩浆侵入喷发过程中温度、压力的降低,同化混染作用及氧化作用等,这些作用均可以导致岩浆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从而结晶成矿。 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是: 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母岩体的冷凝结晶过程,在时间上大体一致。少数岩浆矿床的成矿用可以延续到较晚时间,但基本上不超出岩浆活动时期。 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在有的矿床中,整个岩体就是矿体,如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管、含浸染状铬铁矿的纯橄榄岩体等。但多数矿床的矿体,即是岩体内成矿物质特别富集的部分,矿体之间被不含矿的岩浆岩所隔开。少数情况下,矿体可离开母岩,进入邻近的围岩中。 浸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则具清楚、明显的界线。围岩蚀变一般不发育,但自变质作用较普遍。 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如在纯橄榄岩中,铬尖晶石一般含量小于1%,作为副矿物出现,但当其含量富集到15%,即矿石中的Cr 2 0 3 含量达10%以上时,则构成了铬铁矿矿体。 由于成矿作用是在岩浆熔融体中大体同时发生的,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达1500—1200℃。而其中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较低,在1100—500℃之间,甚至有些硫化物形成温度低至300℃左右,表明是在岩浆演化到热液阶段下形成的。形成的深度或压力的变化范围也很大,如金刚石矿床是在距地表一、二百公里以下开始形成的。多数岩浆矿床是在地下几一几十公里深处形成的。

  • 第2题:

    30、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矿山开采的对象。()


    层状;脉状;块状

  • 第3题:

    6、矿体是矿床中可供开采的地质体,一个矿床含有一个或多个矿体。


    前者(侧重于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形态,规模,产状等研究)后者(侧重于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和矿体形成的地质条件,还对围岩,构造,岩浆岩有研究)。

  • 第4题:

    3、岩浆矿床中除个别()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属同生矿床

    A.层状矿体

    B.透镜状矿体

    C.贯入矿体

    D.细脉状矿体


    贯入矿体

  • 第5题:

    17、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主要有两种作用,其中 作用所形成的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楚,呈过渡关系。


    1)充填作用 成矿溶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因物理化学条件改变,使溶液中的成矿物质沉淀在各种裂隙和空隙中形成矿床的作用叫充填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叫充填矿床。 物理化学条件改变:降压、降温、矿化剂逸出、Ph值、Eh值改变;充填矿床的特征: ①矿体多呈脉状受裂隙控制,与围岩界线清楚呈突变接触。 ②典型构造:梳状构造、晶簇构造、对称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同心圆状构造。 ③典型构造:梳状构造、晶簇构造、对称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同心圆状构造。 ④矿体中矿物沉淀的顺序通常从孔隙的两壁向里面生长,其最发育的晶面指向热液供应的方向。 2)交代作用 指矿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臵换作用,而造成矿质的聚集。也即是在—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矿液与围岩相互作用,由一个原生的矿物集合体,向一组更稳定的新矿物的转变。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交代矿床。 交代作用的特点:原矿物的溶解与新矿物的沉淀同时进行;在交代过程中岩石始终处于固体状态;交代前后岩石体积基本不变。交代作用的类型 扩散交代作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靠停滞的粒间溶液中离子扩散进行的交代作用,动力--浓度差引起组分扩散。渗透交代作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靠粒间及裂隙中渗透流动的水溶液进行的交代作用,动力—压力差引起流体运动。 影响交代作用的因素 ①热液组分的活动性; ②温度和压力; ③围岩的岩性(化学性质、渗透性,有利围岩如碳酸盐岩、凝灰岩,不利围岩如硅质岩、石英(砂)岩、泥(页)岩) 交代矿床的特征: ①矿体形态多不规则,与围岩呈渐变接触; ②矿体中常见交代残余的围岩(注意与围岩角砾的区别); ③矿石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构造普遍; ④交代矿物常有较好的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