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腕,宛也,言可宛曲也。”其训诂方式是()
第2题:
朱熹的训释是递训的,从经典的阐释角度来看,这个训诂是有问题的。
第3题:
《说文•角部》:“解,判也。”《说文•采部》:“释,判也。”采用的训诂方法是()。
第4题:
《诗经•崧高》:“以赠申伯。”《毛传》:“赠,增也。”这条训释是()。
第5题:
《说文.玉部》:“圭,玉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第6题: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例中采用的训诂方法是()。
第7题:
《论语·季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注:“萧之言肃也”,这一注释属以下训释方式中的()。
第8题:
形训
声训
义训
会意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义训
声训
形训
互训
第11题:
用声训法释词
兼说形、音、义
按义类编列
汇辑故训材料
第12题:
义训
同训
声训
推求语源
以本字释借字
第13题: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这种训诂方式属于()的范围。
第14题:
“政者,正也”是什么类型的训释手法?()
第15题: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第16题:
辨“训”和“义”需要辨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第17题:
《经籍纂诂》是一部()的大型训诂词典。
第18题:
“洽比其邻。”毛传:“洽,合也。”毛传的训诂方式是()
第19题:
什么是形训?举例说明之。什么是声训?声训有哪三种方式?什么是义训?义训有哪几种方式?
第20题:
递训
互训
形训
义训
声训
第21题:
递训
互训
同训
以狭义释广义
第22题:
第23题:
形训
义训
以共名释别名
以狭义释广义
同训
第24题:
以大名释小名
以共名释别名
互训
义训
同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