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第1题: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译文:
第2题:
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3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第4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第5题: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第6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分)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分)
第7题:
将下面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第8题: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第9题:
翻译: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10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长上之死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饑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第14题: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5题: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
第16题:
(一)
宁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②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③,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10分)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苦耕稼之劳 苦:
(2)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达:
第17题: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第18题:
翻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第19题: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第20题: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第21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衰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将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写出,并注明属于哪一中前置。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