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应当将控制风险确定为高风险的是:
A.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B.审计人员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C.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成本不高
D.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很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B.内部控制高计存在重大缺陷
C.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
D.难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有关审计机关审计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最高
适中
最低
忽略不计
第10题: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健全,但尚存一定缺陷
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时差错发生率高
审计人员无法信任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且执行良好
第11题: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
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初步评价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直接相关
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第12题: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失效
审计人员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审计人员拟不进行符合性测试
控制政策与程序和认定相关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应当将控制风险确定为高风险的是()
第21题: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健全,但尚存在一定缺陷
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时差错发生率高
审计人员无法信任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且执行良好
第22题: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是进一步审计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控制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和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必须要做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不是必须要做的审计程序
两者的审计程序都包含观察、检查和询问
第23题: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审计人员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成本不高
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