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大地测量数据库由()三部分构成
A观测数据
B大地测量数据
C管理系统
D支撑环境
E分析系统
第6题:
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是在1975大地测量参考系统椭球面上,经过()整体平差建立的。
第7题:
简述卫星大地测量的作用。
第8题:
大地测量控制系统是由大地水准面和高程控制网组成的。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ECDIS
ENC
SENC
ARCS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某单位承担了××市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建设任务。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大地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标准化、安全性、现势性、网络化”的原则,建成大地测量数据库。
主要工作内容:需求分析、数据资料分析、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建库、数据库系统集成。
问题
(1)简述大地测量数据库的组成及大地测量数据的内容。
(2)简述大地测量数据库建库的工作流程。
(3)简述数据库数据的质量控制。
(1)(参见1.7考点1、2)
大地测量数据库由大地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组成。
大地测量数据是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高程控制网数据、重力控制网数据和深度基准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据存储、管理、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
大地测量数据内容包括空间定位数据、高程测量数据、重力测量数据和深度基准数据及其元数据。每类数据主要包括观测数据、成果数据及文档资料。
空间定位数据:观测数据主要包括仪器检验资料、外业观测数据;成果数据主要包括三维坐标成果、GPS点之记(属性)、GPS测量基线成果、天线高信息、参考框架转换参数、GPS网概要信息;文档资料主要是指在各阶段形成的各种技术文档资料。
高程测量数据:观测数据主要包括原始观测数据、观测手簿、外业计算资料和仪器检验资料等;成果数据主要包括水准点成果、水准点之记、水准路线信息和测段信息。
重力测量数据:测量观测数据可分为绝对重力测量观测数据和相对重力测量观测数据;成果数据主要包括绝对重力点成果、相对重力点成果、重力点之记等。
深度基准数据:沿岸海域的理论最低潮位数据,深度基准与高程基准之间通过验潮站的水准联测数据。
元数据:大地测量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征的描述性数据,主要包括识别信息、参考基准信息和质量信息。
(2)(参见1.7考点6)
数据库系统建设包括数据库系统设计(含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数据建库、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库测试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等阶段。
在确定数据库建设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库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概念设计、功能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安全设计等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建立集成化软硬件环境,进行数据库模式设计,开发功能模块,将各种数据在经过入库检查和数据处理后加载到数据库中,并进行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经系统测试、数据库验收后,开始教据库的运行、服务和维护、更新。
(3)(参见1.7考点7)
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前准备工作、数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检查与验收、入库数据处理质量以及数据质量评定等内容。
①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是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包括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质量控制内容和策略、学习和理解有关技术文件、收集和检查基础资料、进行软硬件配置等。
②数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数据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工序检查制度等方式,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可以自查、互查、抽查、专查等形式进行。
③数据检查。数据成果上交前应进行1000-/0二级检查。第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由数据生产单位的检查人员实施;第二级检查为最终检查,由数据生产单位的专门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各级检查工作必须独立完成,不得省略或代替。
④数据验收。数据上交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要求、数学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备性、现势性、附件质量等。
第17题: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存在的主要缺点()
A椭球参数误差较大
B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系统性的倾斜
C定向不明确
D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参考椭球面不统一
第18题:
值班驾驶员都应定期检查下列动态信息()
第19题:
传统大地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和重力测量资料推算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应用的是(),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参考椭球体
正球体
椭球体
大地水准面
第22题:
椭球参数误差较大
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系统性的倾斜
定向不明确
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参考椭球面不统一
第23题:
观测数据
大地测量数据
管理系统
支撑环境
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