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学龄前儿童的呼吸次数()
第1题:
胸外心脏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为
A.1:1
B.2:1
C.3:1
D.4:1
E.5:1
第2题:
病人李某,男,63岁,处于濒死期,病人呼吸浅表微弱,不易观察。此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 )。
A.仔细听呼吸声响并计数
B.手置病人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次数
C.手按胸腹部,以胸腹壁起伏次数计数
D.用少许棉花置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漂动次数计呼吸频率
E.测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
第3题:
第4题:
护士小方,需要为一垂危患者测量呼吸。该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此时小张应采取何种方法观察()
第5题:
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
第6题:
4~7岁学龄前儿童的呼吸次数()
第7题:
学龄前儿童体检次数是()。
第8题:
护士小张,为一垂危患者测量呼吸时,因其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此时小张应采取何种方法观察()
第9题:
1:2
1:3
1:4
1:5
第10题:
5次
4次
3次
2次
1次
第11题:
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
手置于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
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
测得的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
置少许棉絮于患者鼻孔前计数其飘动次数
第12题:
增加呼吸次数
减少呼吸次数
呼吸次数不变
增加肺通气量
减少肺通气量
第13题:
复苏时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
A.1:1
B.3~4:1
C.1:3~4
D.4~5:1
E.1:4~5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的身体和很少锻炼的人的身体有很大区别,表现在()
第17题:
为保证学龄前儿童碘的摄入量达到RNI,除必须食用碘强化盐外,每周最好还应安排海产品的次数是()
第18题: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之比为()
第19题:
经常锻炼者从事体力劳动时呼吸功能的变化是()
第20题:
呼吸紊乱指数(RDI)是指()。
第21题:
呼吸次数多,呼吸深度小
呼吸次数少,呼吸深度小
呼吸次数少,呼吸深度大
呼吸次数多,呼吸深度大
第22题:
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处,听其呼吸声音
手按胸腹部,观察其起伏次数
测脉率除以4为呼吸次数
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
测量30秒测的数值乘以2
第23题:
40~45次/分
30~40次/分
25~30次/分
20~25次/分
18~20次/分
第24题:
5次/年
4次/年
3次/年
2次/年
1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