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先天性肝囊肿的病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肝前型门脉高压症的病因。


    正确答案:(1)门静脉闭锁或狭窄:由于婴儿出生后脐静脉生理性闭锁过程的过渡延伸所致。
    (2)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即在正常门静脉部位被很多细小的海绵样血管所代替。有人认为是真性肿瘤,也有认为是门静脉发生先天性闭塞或血栓形成后的侧枝循环所致。
    (3)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多数病人有新生儿脐炎病史;腹腔感染、手术、外伤、血凝固性异常增高也能诱发本病;肝硬化晚期门静脉血流缓慢可继发之;脾切除术后脾静脉血栓可沿伸至门静脉。
    (4)上腹部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灶对门静脉或脾静脉的浸润或外源性压迫也可引起肝前型门脉高压症。

  • 第2题:

    关于肝囊肿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 B、临床上多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
    • C、B超是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
    • D、小的肝囊肿又无症状,不需特殊处理
    • E、多发性肝囊肿一般主张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E

  • 第3题:

    问答题
    试述肝脓肿与肝囊肿的CT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平扫时肝脓肿表现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高于水或低于正常肝实质,部分可见气泡或液平面,可见环绕脓腔的脓肿壁,急性期可见环状低密度水肿带,增强扫描脓肿壁呈环形强化,脓腔无强化,周围水肿带可发生延迟强化低密度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及水肿带构成“环征”,“环征”和脓肿内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肝囊肿表现为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呈水样密度的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强化,边界更加清楚,壁薄一般不显示。两者增强扫描后鉴别不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试述肝包虫囊肿合并感染和胆瘘的处理。


    正确答案:有明显感染的肝包虫囊肿,在内囊摘除后残腔不可缝合闭锁或开放于腹腔,需行双套管的持续负压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反复冲洗残腔,一般2周内引流物减少,如每天引流量少于15ml,则可拔除引流管。若感染较重,引流量较多,则带管引流时间延长,可定期复查B超或经引流管造影了解残腔情况。
    肝包虫囊肿合并胆瘘者,在术中封闭胆瘘的同时也应臵双套管于残腔内,术后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的通畅。在无胆道梗阻的情况下,胆瘘多可逐渐愈合。对个别长期不愈合者,可用胆道镜采用生物胶粘堵。

  • 第5题:

    试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理分型。


    正确答案: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理分型:
    ①囊性扩张型:可为球状或梭状,球状多于梭状,还有少数为圆柱状。囊肿体积大小不一,小者如核桃、乒乓球,大者囊腔积液可达2000ml或更多,一般多在500~1000ml。
    ②憩室型:少见。
    ③胆总管口囊性脱垂:也很少见。
    ④混合型:胆总管囊肿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在肝左、右叶内形成球状或圆柱状的一个或多个小囊肿。
    ⑤单纯肝内胆管扩张,称为Caroli病。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理分型。

    正确答案: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理分型:
    ①囊性扩张型:可为球状或梭状,球状多于梭状,还有少数为圆柱状。囊肿体积大小不一,小者如核桃、乒乓球,大者囊腔积液可达2000ml或更多,一般多在500~1000ml。
    ②憩室型:少见。
    ③胆总管口囊性脱垂:也很少见。
    ④混合型:胆总管囊肿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在肝左、右叶内形成球状或圆柱状的一个或多个小囊肿。
    ⑤单纯肝内胆管扩张,称为Caroli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