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以下措施:
1、加强产程和产后的卫生保护,在分娩过程中尽量避免血液和阴道分泌物污染新生儿的消化道、皮肤和粘膜。
2、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100-200IU。
3、3天后接种乙肝疫苗10μg,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时再各注射一次疫苗。
更多“如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相关问题
  • 第1题: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血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E.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A

  • 第2题:

    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

    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

    B.控制家庭内传播

    C.阻断母婴传播

    D.接种乙肝疫苗

    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


    正确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
    乙型肝炎的预防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综合措施,来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所以本题选D。

  • 第3题:

    预防乙型肝炎的根本途径是()

    A注射免疫球蛋白

    B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C切断传播途径

    D阻断母婴传播


    B

  • 第4题:

    为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最佳措施是()

    • A、终止妊娠
    • B、避免剖宫产
    • C、产后减少母婴传播
    • D、新生儿产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 E、禁止母乳喂养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某孕妇24岁,孕25周来院孕检,查血压120/80mmHg,HBsAg阳性,HBeAg阳性,诉食欲差,厌油腻。评估其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为()。

    • A、每4周肌肉注射一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
    • B、胎儿已受感染的可能性大
    • C、乙肝病毒不通过胎盘传播
    • D、分娩时避免软产道损伤,阻断母婴传播
    • E、其婴儿不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哪些是恰当的()

    • A、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 B、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
    • C、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血、血制品、注射等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 D、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性传播,通过母婴传播少见
    • E、戊型肝炎不会通过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包括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分娩时感染和围产期感染。母婴传播是我国目前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凡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被感染,其中一部分可以成为HBsAg慢性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的家庭聚集现象,很大原因是母婴传播造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乙型肝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

    B

    输血及血源性传播

    C

    虫媒传播

    D

    性接触

    E

    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哪些是恰当的()
    A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B

    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

    C

    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血、血制品、注射等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D

    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性传播,通过母婴传播少见

    E

    戊型肝炎不会通过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为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最佳措施是()
    A

    终止妊娠

    B

    避免剖宫产

    C

    产后减少母婴传播

    D

    新生儿产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E

    禁止母乳喂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和共用针具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传播途径中正确的是( )

    A.乙型肝炎病毒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

    B.分娩时可传染给婴儿,但唾液、汗液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C.胎儿多半受感染

    D.婴儿不会成为病毒携带者

    E.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可阻断母婴传染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欲观察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已知我国携带HBsAg的母亲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几率平均为40%~50%,以此为对照进行的研究为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类实验研究

    D.真实验研究

    E.假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肝炎是:()

    • A、甲型肝炎
    • B、乙型肝炎
    • C、丙型肝炎
    • D、丁型肝炎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

    • A、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
    • B、控制家庭内传播
    • C、阻断母婴传播
    • D、接种乙肝疫苗
    • E、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和共用针具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

    • A、血液传播
    • B、母婴传播
    • C、性传播
    • D、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单选题
    预防乙型肝炎的根本途径是()
    A

    注射免疫球蛋白

    B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C

    切断传播途径

    D

    阻断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
    A

    血液传播

    B

    母婴传播

    C

    性传播

    D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是给新生儿注射(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防治乙型肝炎的最重要措施是()
    A

    杜绝乙型肝炎经血液传播

    B

    控制家庭内传播

    C

    阻断母婴传播

    D

    接种乙肝疫苗

    E

    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理解记忆题。乙型肝炎的预防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综合措施,来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所以本题选D。

  • 第23题:

    问答题
    母亲为“大三阳”,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 阻断环节中最关键也最无争论的是宝宝注射球蛋白,宝宝出生后强烈建议在2小时内注射完第一针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乙肝疫苗或20ug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大三阳妈妈的宝宝建议在15-30天内注射第二针球蛋白,小三阳DNA阴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可不打第二针。
    疫苗的打法有两种选择:
    一是出生24小时内打第一针,然后是1月和6月各一针;
    二是第一针疫苗在第一针球蛋白注射后15天或30天注射,第二和第三针疫苗按国家计划规则延迟,如第一针疫苗在15天注射,第二针疫苗就在45天,第三针疫苗在半岁后第15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