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A、火毒发黄证B、寒湿发黄证C、蓄血发黄证D、血虚发黄证E、湿热发黄证

题目

《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 A、火毒发黄证
  • B、寒湿发黄证
  • C、蓄血发黄证
  • D、血虚发黄证
  • E、湿热发黄证

相似考题
更多“《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何谓除中?《伤寒论》是如何辨别除中证的?


    正确答案:除中:中医古证候名。除,消除、去除;中,指中气、胃气。除中是胃气败绝,残阳消谷的危证。一般见于大病久病重证,患者临终之前精神转爽,而突然求食,食后不久病情即迅速恶化而死亡。俗称“回光返照”。
    《伤寒论》论及“除中”者有332、333两条原文。张仲景主要通过仔细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全身反应情况来辨别除中证。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伤寒久病,临床见发热六日,又出现厥冷九日,且伴有下利,此为热少厥多,阴盛阳衰之象。按此病机,患者当不能食,然而询之病人却反能食。分析能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为阴盛阳衰,胃气败绝,残阳消谷之除中恶兆;一为阳复阴退,胃气渐复之佳兆。
    阳气恢复和除中证的预后截然不同,临床应如何鉴别呢?仲景在此介绍可用“食以索饼”法进行试探,并须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情况。如果患者求食迫切,进食后突然发热,但随即热又消失,手足厥逆加深、神情躁扰不安,且全身迅速衰竭而不再食,此即胃气败绝,残阳消谷的除中证无疑,预后险恶。如果进食后不发暴热而仅有微热,且厥逆渐消而手足转温,食欲渐增,精神渐佳,此为胃气仍在而渐复,“有胃气则生”,阳复有望,故病有向愈之机。
    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是伤寒兼里虚寒证,误用黄芩汤苦寒泄热更伤里阳而造成除中证。
    总之,除中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多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病而极度衰竭之人,一向精神衰惫,不能进食或进食很少者,却突然精神好转,食欲亢奋,但在强求进食后不久即病情恶化或突然死亡。在此,张仲景提出通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全身反应情况来辨别除中(胃气败绝)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重视。

  • 第2题:

    太阴病的兼变证包括()

    • A、太阴兼表证
    • B、太阴兼呕吐证
    • C、太阴兼腹痛证
    • D、寒湿发黄证
    • E、湿热发黄证

    正确答案:A,C,D

  • 第3题:

    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的注解本有()、()、()《伤寒百证歌》。


    正确答案:《注解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类证活人书》

  • 第4题:

    何为“蓄血证”《伤寒论》中见于什么病证?


    正确答案:即瘀血证,大多是素体下焦血行不畅,内有瘀滞,当太阳病不解表热内陷,则热邪与瘀滞相搏,从而形成“热结膀胱”的下焦蓄血证。见于桃核承气汤(如狂、少腹急结)抵当汤(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抵当丸(少腹满、小便利)

  • 第5题:

    《伤寒论》阳虚水气有哪些证候类型?分述各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比较典型的阳虚水气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心阳虚,水停下焦证:见于65条。由太阳病误治损伤心阳,失于温煦,寒水停于下焦所致。临床以脐下动悸,欲作奔豚,伴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②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67条。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温运失司,则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而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③胃阳虚弱,饮停中焦证:见于356条。由胃阳虚弱,饮水过多难以输化,而水饮停蓄于胃中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④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82、316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损伤肾阳、或少阴肾阳虚弱,温煦失司,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头眩心悸,腹痛下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真武汤温肾阳,利水气。

  • 第6题:

    《伤寒论》表里同病下利有哪些证型?说明各自的证候特点及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表里同病下利有以下四种证型:
    ①表寒内迫下利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病表证不解,寒邪内迫阳明,大肠传导失常、津液下趋而下利。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项强,无汗,下利水粪混乱杂,脉浮而紧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葛根汤发汗解表散邪,升阳升津止利;使表解里自和,亦称为“逆流挽舟法”。
    ②表里皆热下利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表证未解而误下,邪气化热,邪热下迫肠道,致大肠传导失职而下利。临床以利下稀黄臭秽,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喘而汗出,发热,舌红苔黄,脉急促或数等为辨证要点。表里皆热,且以里热下利为主。药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③表里皆寒下利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病表证,而屡用攻下之法,损伤脾阳,失于健运,升降失职,以致里虚寒挟表证发热下利。临床以下利不止,大便稀溏,口淡不渴,心下痞硬,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缓弱等为辨证要点。此属太阴阳虚兼表寒之下利,但以太阴虚寒为主。治用桂枝人参汤,温中祛寒止利,兼解表邪。
    尚有少阴阳衰而表里皆寒下利者,如91条。临床见下利清谷不止,手足厥逆而身疼痛者,则须先用四逆汤回阳救逆、温里止利;待里阳恢复,下利停止后,再与桂枝汤解其表。
    ④少阳邪热内迫下利: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本条病偏重于少阳,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逼液下趋,使肠道传导失司而下利。临床以下利粘滞不爽,肛门灼热,腹中挛急疼痛,或利下赤白,里急后重,发热,口苦,脉弦数等为辨证要点。此属里热下利,治用黄芩汤,清热坚阴止利,和中缓急。在此证基础上若伴见呕吐,则是少阳郁火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可用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治之。

  • 第7题:

    问答题
    《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临床表现如何?应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 《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寒厥、热厥、痰厥、蛔厥、脏厥、水厥、血虚寒凝厥、气厥、冷结膀胱关元厥九种类型。热厥的病机为热邪深伏,阳气内郁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有在手足厥冷的同时伴有身体发热,发热在先,厥冷在后,而且热邪越重,四肢厥冷则愈甚,热邪越浅,四肢厥冷也就越轻;治疗应当包括泻热、清热,无形热郁之轻证可自愈,重证则用白虎汤清热,有形热结当用承气汤泻热;因为此热厥属阳热内郁,故禁用辛温发汗。
    寒厥的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临床表现为阴寒内盛的四肢厥冷疼痛的同时伴有全身恶寒、下利、腹中挛急,以及由于格阳于外、卫外不固而致的发热、汗出;治疗应当急救回阳,方用四逆汤。痰厥的病机为痰食有形之邪阻遏胸中阳气,不能充达四肢;可见有四肢厥冷、脉忽然变紧、心下满而烦、知饥而不能食等表现;治疗当用瓜蒂散壅吐胸中实邪,使阳气得通而愈。蛔厥的病机为因为蛔虫窜扰、气机逆乱而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
    证候表现
    一是有吐蛔史,
    二是手足逆冷,但周身不冷,
    三是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
    四是伴有呕吐、腹痛;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脏厥的病机为阳衰阴盛、真阳将绝,在厥冷的同时有病人周身肌肤皆冷、躁扰片刻不宁的表现,治疗当扶阳抑阴,用通脉四逆汤之类。水厥的病机为胃中停水,阳气被遏,阴阳之气不能顺接于手足,临床可见四肢逆冷、心下悸动,治疗当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使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则厥逆可愈。
    虚寒凝厥的病机为血虚寒凝,气血运行不畅,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手足厥寒与脉细欲绝并见,还可见有头晕、面色苍白等血虚之症状以及血虚寒凝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四肢关节疼痛,或身疼腰痛、脘腹冷痛、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治疗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气厥的病机为阳气内郁,气机不畅,不能透达四末,证候表现有手足不温或指头微寒,以及其他气机不畅的表现,治疗当用四逆散疏畅气机、透达郁阳。冷结膀胱关元厥的病机为阳虚寒凝,阴寒结于下焦,阳气不能透达,可见手足厥冷、小腹满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弱,治疗可用温阳祛寒的四逆汤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伤寒论·阳明病》曰()
    A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B

    天行疫疬,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

    C

    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D

    黄疸者湿热郁蒸所至,如氤氲相似

    E

    脾胃有热,谷气欲蒸,因为热毒所加,固卒然发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何为“蓄血证”《伤寒论》中见于什么病证?

    正确答案: 即瘀血证,大多是素体下焦血行不畅,内有瘀滞,当太阳病不解表热内陷,则热邪与瘀滞相搏,从而形成“热结膀胱”的下焦蓄血证。见于桃核承气汤(如狂、少腹急结)抵当汤(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抵当丸(少腹满、小便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在《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的方剂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A

    火毒发黄证

    B

    寒湿发黄证

    C

    蓄血发黄证

    D

    血虚发黄证

    E

    湿热发黄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表郁轻证?《伤寒论》治疗表郁轻证有几个方证?

    正确答案: 表郁轻证是指太阳病迁延日久,邪气已轻微,正气稍弱,正邪相持不下的病理阶段;临床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呈阵发性发作,面红、无汗身痒等为主要表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根据表郁轻证邪气轻重、有无里证分为三个方证辨治。
    ①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为各取桂枝汤、麻黄汤原方用量之1/3,按1:1的比例合方而成。此方辛温解表,小发其汗;适用于微邪束表之表郁轻证而邪轻证轻者。临床以太阳病表证日久,发热恶寒如疟状、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红,无汗身痒为主要表现。
    ②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为桂枝汤、麻黄汤按2:1的比例组方,即取桂枝汤原量之5/12,麻黄汤原量之2/9。此方辛温解表,微发其汗;适用于微邪束表之表郁轻证而邪微证微者。临床以太阳病表证日久,发热恶寒如疟状、热多寒少、一日再发,面红,无汗身痒等为主要表现。
    ③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为桂枝汤与越婢汤按2:1的比例组方,即取桂枝汤原量之1/4,越婢汤原量之1/8。此方辛温解表,小发其汗,兼清里热;适用于微邪束表之表郁轻证而兼里热者。临床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红无汗而心烦、口微渴等为主要表现。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虽皆属辛温微汗之剂,皆为表郁轻证而设。相比较而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为表郁轻证的典型证型,桂枝二麻黄一汤证为表郁轻证之较轻证候,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为表郁轻证又兼轻度里热的证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伤寒论》中的热利有哪些证型?说明各自的证候特点及治法、用方。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热利包括以下四种证型:
    ①表里皆热下利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表证未解而误下,邪气化热,邪热下迫肠道,致大肠传导失职而下利。临床以利下稀黄臭秽,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喘而汗出,发热,舌红苔黄,脉急促或数等为辨证要点。表里皆热,且以里热下利为主。药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②少阳邪热内迫下利: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本条病无太阳之证而偏重于少阳.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逼液下趋,使肠道传导失司而下利,属里热下利.治用黄芩汤,清热坚阴,里热清而阴气得复,阳热自解,利亦止也。
    ③厥阴毒热下利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此属厥阴毒热内盛,下迫大肠所致。临床以利下脓血粘液,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热,口渴多饮,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肝止利。
    ④热结旁流下利又有以下三个方证:
    大柴胡汤证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属少阳胆火内炽,兼阳明里实,热邪迫津下泄之热结旁流。治疗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通因通用。
    小承气汤证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阳明燥热实邪内结,燥热内盛迫津下泄而下利。然下者自下,结者在结,实邪不去,下利难止。故仍须与小承气汤方攻下里实,通因通用。
    大承气汤证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 第14题:

    关于《伤寒论》一书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较为确当?()

    •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
    • B、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
    •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 D、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兼述杂病
    • 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在《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的方剂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伤寒论》的利水法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水饮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常随其停留部位及兼挟不同,而产生多种病证。《伤寒论》六经病证中往往因挟有水饮而使病情更加复杂,或导致多种变证。因此张仲景审证求因,随证治之,灵活应用各种利水法。综合《伤寒论》对利水法的应用,可归纳为攻逐水饮法、通阳化气利水法、温阳利水法、滋阴利水法等。
    (1)攻逐水饮法适用于体内水饮结聚较重,邪实而正气不衰者。
    ①峻逐水饮法见于152条,适用于水饮僻积胸胁之悬饮证。临床以心下痞硬胀满,牵引胸胁疼痛、咳唾呼吸辄加剧,干呕短气等为辨证要点。因水饮癖积,非峻剂不足以祛除,故十枣汤峻逐水饮。
    ②泻热开结逐水法见于原文131,134~137等条。适用于邪热内陷,与水饮结聚于胸隔之热实结胸重证。临床以胸隔、心下疼痛、
    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躁烦、发热或潮热,不大便,舌上燥而渴,脉沉而紧或沉迟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开结。
    ③泄热散结逐水法见于原文395条,适用于伤寒大病之后,病势虽减,但仍有湿热壅滞于里,水气内结下焦不行者。临床以小便不利,腰以下肿甚,如双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陷而不起,或大腹肿满,或胁下痞坚,或大便不爽利,烦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此仍属湿热壅滞之水肿实证,祛邪务尽,遵“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之原则,用牡蛎泽泻散泄热逐水,软坚散结。
    ④温寒破结逐水法见于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本法适用于寒邪与水饮凝结于胸膈脘腹之寒实结胸证。临床以胸胁或心下硬满疼痛、咳喘气逆、短气、畏寒喜暖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三物白散驱寒逐水破结。
    (2)通阳化气利水法见于71、74等条。该法适用于太阳表证未罢,部分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不行之下焦蓄水证。临床以烦渴饮水而渴不解,小便不利,少腹里急,伴发热恶风寒,脉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解表之功。
    (3)温阳利水法阳虚水停是水饮病最重要的病机,故温阳利水则是最常用的治法。本法主要针对阳气亏虚、温运失司,水津不布而内停为患者。然随阳虚脏腑不同,具体又有以下四种:
    ①温中化饮利水法:见于73,127、356条。适用于胃阳不足,中焦停饮证。临床以心下悸,小便下利,口不渴,甚则肢厥等为主要表现。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通阳利水。
    ②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法:见于65条。适用于上焦心阳亏虚,下焦寒水妄动者。证见心悸、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等。治疗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③温阳健脾,化饮利水:见于67条。适用于脾阳亏虚,温运失司,水无所制而停饮者。临床可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气
    短,小便不利,甚则肢体浮肿,纳差便搪,脉沉紧等。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④温肾阳,利水气:见于82、316条。适用于少阴肾阳虚弱,水无所主而致水气停聚,内外泛溢证。临床见心悸气短,头眩、四肢沉重疼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腹痛下利,咳嗽呕逆,畏寒肢冷、脉沉弱等。治疗用真武汤温肾健啤,化饮利水。
    (4)滋阴清热利水法见于223、319条。适用于阴津亏虚之水热互结者。临床以小便不利,短赤涩痛,发热,渴欲饮水,肢体浮肿,或心中烦不得眠,或下利,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以猪苓汤淡渗利水,清热养阴并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攻补兼施,合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

  • 第17题:

    《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临床表现如何?应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寒厥、热厥、痰厥、蛔厥、脏厥、水厥、血虚寒凝厥、气厥、冷结膀胱关元厥九种类型。热厥的病机为热邪深伏,阳气内郁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有在手足厥冷的同时伴有身体发热,发热在先,厥冷在后,而且热邪越重,四肢厥冷则愈甚,热邪越浅,四肢厥冷也就越轻;治疗应当包括泻热、清热,无形热郁之轻证可自愈,重证则用白虎汤清热,有形热结当用承气汤泻热;因为此热厥属阳热内郁,故禁用辛温发汗。
    寒厥的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临床表现为阴寒内盛的四肢厥冷疼痛的同时伴有全身恶寒、下利、腹中挛急,以及由于格阳于外、卫外不固而致的发热、汗出;治疗应当急救回阳,方用四逆汤。痰厥的病机为痰食有形之邪阻遏胸中阳气,不能充达四肢;可见有四肢厥冷、脉忽然变紧、心下满而烦、知饥而不能食等表现;治疗当用瓜蒂散壅吐胸中实邪,使阳气得通而愈。蛔厥的病机为因为蛔虫窜扰、气机逆乱而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
    证候表现
    一是有吐蛔史,
    二是手足逆冷,但周身不冷,
    三是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
    四是伴有呕吐、腹痛;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脏厥的病机为阳衰阴盛、真阳将绝,在厥冷的同时有病人周身肌肤皆冷、躁扰片刻不宁的表现,治疗当扶阳抑阴,用通脉四逆汤之类。水厥的病机为胃中停水,阳气被遏,阴阳之气不能顺接于手足,临床可见四肢逆冷、心下悸动,治疗当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使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则厥逆可愈。
    虚寒凝厥的病机为血虚寒凝,气血运行不畅,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手足厥寒与脉细欲绝并见,还可见有头晕、面色苍白等血虚之症状以及血虚寒凝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四肢关节疼痛,或身疼腰痛、脘腹冷痛、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治疗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气厥的病机为阳气内郁,气机不畅,不能透达四末,证候表现有手足不温或指头微寒,以及其他气机不畅的表现,治疗当用四逆散疏畅气机、透达郁阳。冷结膀胱关元厥的病机为阳虚寒凝,阴寒结于下焦,阳气不能透达,可见手足厥冷、小腹满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弱,治疗可用温阳祛寒的四逆汤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

  • 第18题:

    《伤寒论》中太阴兼太阳表证有哪些证型?如何辨治?


    正确答案: 《伤寒论》中太阴兼太阳表证者属表里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证型:
    ①太阴兼太阳而偏表者: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平素脾阳虚弱,具有纳差,脘腹胀满,便溏等里症;复感风寒后,又出现了恶风寒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等表证。此即太阴与太阳同病而病偏太阳。盖太阴病属里证,若以太阴病为主者,其脉当沉而缓弱;今脉反浮者,提示太阴里虚不甚,正气尚能达表抗邪,其病势向外,故以太阳表证为主。遵表里先后缓急治则,当以解表法治之,方宜桂枝汤。
    ②太阴兼太阳而偏里者:原文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太阳伤寒之初,当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今却又见心中悸而烦,则知此非单纯表证而兼有里证。在表证之初,未曾误治,却出现少阴心经里证,分析病机与素体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有关。盖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为外卫,心主为宫城。在少阴里虚的前提下,太阳表邪易于内陷,里虚邪扰,故致此证。此属表里同病而偏于里,故治疗不可攻表,当以治里为主。虽证见少阴心经,却宜建中补脾,益气血生化之源,以安内以攘外,方用小建中汤。
    ③太阴兼太阳而需表里双解者:原文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病表证,法当发汗解表。医者失察,屡用苦寒攻下,是属误治。误下之后不仅表邪不除,而且损伤脾阳,而致此证。脾虚中寒,寒湿内盛,故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证仍在,故发热恶寒。外有表证之发热,里有虚寒之下利,故谓之“协热而利”。此乃表里同病,治宜表里双解,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而成,人参汤亦即理中汤。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止利;桂枝既解肌祛风散表邪,又助干姜温阳散寒。此方虽属表里双解,但仍侧重于温脾散寒。

  • 第19题:

    问答题
    《伤寒论》中少阴兼太阳表证有哪些证型?如何辨治?

    正确答案: 少阴兼太阳表证又称为“太少两感”证,这是《伤寒论》表里同病的重要病变类型。然太少两感证有轻重缓急之异,治法亦有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之别。概括《伤寒论》太少两感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太少两感初病,表证较重者:见于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太少两感初得病时,表证较重、里阳虽虚而尚轻者,则当表里双解。予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助阳,发汗解表。
    ②太少两感病久,表里证较缓者:见于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太少两感,病程稍久,表证较缓,里阳虽虚但尚无明显里证者,仍应表里双解。予麻黄附子甘草汤温经助阳,微汗解表。
    ③太少两感,里证较重者:见于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少阴里阳虚衰,复感外邪,而出现身体疼痛,下利清谷,或手足厥逆等症,则当先里后表。温里宜四逆汤,解表宜桂枝汤。
    ④太少两感证,曾服表里双解剂而不瘥者,是病势偏里,里虚较重,则当先温其里,宜用四逆汤。如原文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都是阳虚外之表实证,属典型的太少两感证。论中尚有太阳病误治以后,损失里阳,表证不罢者,从病机来看,虽属阳虚兼表证,但一般不作太少两感证对待。例如20条阳虚兼表虚的桂枝加附子汤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伤寒论》一书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较为确当?()
    A

    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

    B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

    C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D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兼述杂病

    E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伤寒论》阳虚水气有哪些证候类型?分述各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 《伤寒论》中比较典型的阳虚水气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心阳虚,水停下焦证:见于65条。由太阳病误治损伤心阳,失于温煦,寒水停于下焦所致。临床以脐下动悸,欲作奔豚,伴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②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67条。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温运失司,则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而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③胃阳虚弱,饮停中焦证:见于356条。由胃阳虚弱,饮水过多难以输化,而水饮停蓄于胃中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④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82、316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损伤肾阳、或少阴肾阳虚弱,温煦失司,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头眩心悸,腹痛下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真武汤温肾阳,利水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伤寒论》中的热利有哪些证型?说明各自的证候特点及治法、用方。

    正确答案: 《伤寒论》中热利包括以下四种证型:
    ①表里皆热下利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表证未解而误下,邪气化热,邪热下迫肠道,致大肠传导失职而下利。临床以利下稀黄臭秽,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喘而汗出,发热,舌红苔黄,脉急促或数等为辨证要点。表里皆热,且以里热下利为主。药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②少阳邪热内迫下利: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本条病无太阳之证而偏重于少阳.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逼液下趋,使肠道传导失司而下利,属里热下利.治用黄芩汤,清热坚阴,里热清而阴气得复,阳热自解,利亦止也。
    ③厥阴毒热下利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此属厥阴毒热内盛,下迫大肠所致。临床以利下脓血粘液,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热,口渴多饮,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肝止利。
    ④热结旁流下利又有以下三个方证:
    大柴胡汤证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属少阳胆火内炽,兼阳明里实,热邪迫津下泄之热结旁流。治疗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通因通用。
    小承气汤证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阳明燥热实邪内结,燥热内盛迫津下泄而下利。然下者自下,结者在结,实邪不去,下利难止。故仍须与小承气汤方攻下里实,通因通用。
    大承气汤证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何谓除中?《伤寒论》是如何辨别除中证的?

    正确答案: 除中:中医古证候名。除,消除、去除;中,指中气、胃气。除中是胃气败绝,残阳消谷的危证。一般见于大病久病重证,患者临终之前精神转爽,而突然求食,食后不久病情即迅速恶化而死亡。俗称“回光返照”。
    《伤寒论》论及“除中”者有332、333两条原文。张仲景主要通过仔细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全身反应情况来辨别除中证。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伤寒久病,临床见发热六日,又出现厥冷九日,且伴有下利,此为热少厥多,阴盛阳衰之象。按此病机,患者当不能食,然而询之病人却反能食。分析能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为阴盛阳衰,胃气败绝,残阳消谷之除中恶兆;一为阳复阴退,胃气渐复之佳兆。
    阳气恢复和除中证的预后截然不同,临床应如何鉴别呢?仲景在此介绍可用“食以索饼”法进行试探,并须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情况。如果患者求食迫切,进食后突然发热,但随即热又消失,手足厥逆加深、神情躁扰不安,且全身迅速衰竭而不再食,此即胃气败绝,残阳消谷的除中证无疑,预后险恶。如果进食后不发暴热而仅有微热,且厥逆渐消而手足转温,食欲渐增,精神渐佳,此为胃气仍在而渐复,“有胃气则生”,阳复有望,故病有向愈之机。
    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是伤寒兼里虚寒证,误用黄芩汤苦寒泄热更伤里阳而造成除中证。
    总之,除中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多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病而极度衰竭之人,一向精神衰惫,不能进食或进食很少者,却突然精神好转,食欲亢奋,但在强求进食后不久即病情恶化或突然死亡。在此,张仲景提出通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全身反应情况来辨别除中(胃气败绝)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重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