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1之间。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LM曲线约平缓,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就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LM曲线越陡峭,IS曲线约平缓,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2)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对应于不同的经济运行状况,基于政府的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实施的方向应该是相当明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就一定是有效的,也不意味着其政策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①宏观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之上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反应。例如,当经济萧条时期,政策采取减税的措施来试图刺激消费,促使经济扩张,但如果居民并不把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而是增加储蓄,那么政府的政策目标就无法实现。
②政府政策可能受到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限制,使得政策的实施受到阻碍。例如,在现实经济中,减税往往是受欢迎的,但增税却相当不易;削减转移支付可能受到普遍反对;减少政府购买(特别是军事开支)可能遇到垄断集团的反对等。
③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较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大选之前,不管宏观经济形势如何,一般政府不会采取增税和减少转移支付的政策,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就受到选民意愿的左右。
④财政政策的作用受“挤出效应”的影响。考虑到货币供求关系,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关系到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
⑤政府政策的实施一般存在一定的“时滞”,这是因为,经济政策从方案设计到讨论、批准和最后的实行,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政府机构运作的效率。宏观政策的滞后可能严重影响政策的效果,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加剧经济的波动。例如,在经济到达谷底的时候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如果政策效果的时滞太长,而经济本身的复苏又比较快,那么,政策效果可能在经济已经复苏的时候才完全实现,这就可能造成下一阶段经济过热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