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宋明气学派的天人观以王夫之为最大代表。王夫之首先对“相天”与“任天”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天”指利用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积极辅佐天并进行创造开发,而“任天”则意味着听凭天命决定而无所作为。儒家多主张“相天”,但因对天道的认识水平,结果变成推“相天”为圣人所专有,贬低自己并实际上转为“任天”。王夫之认为,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向天命抗争,即人可以为自己“造命”,人类社会的君师之道、礼义秉守、厚生利用等等,都是天道所无而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名词解释题相天与任天”相关问题
  • 第1题:

    1910年聚集了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的(),以“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


    正确答案:进化团

  • 第2题: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期一般为()天。

    • A、7至10天
    • B、10至15天
    • C、10至20天
    • D、7至15天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名词解释题
    相天与任天

    正确答案: 宋明气学派的天人观以王夫之为最大代表。王夫之首先对“相天”与“任天”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天”指利用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积极辅佐天并进行创造开发,而“任天”则意味着听凭天命决定而无所作为。儒家多主张“相天”,但因对天道的认识水平,结果变成推“相天”为圣人所专有,贬低自己并实际上转为“任天”。王夫之认为,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向天命抗争,即人可以为自己“造命”,人类社会的君师之道、礼义秉守、厚生利用等等,都是天道所无而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天羽声明

    正确答案: 是日本在1934年由外务省情报长官天羽英二发表的两次声明。第一次声明是1934年4月17日天羽英二在与记者的非正式谈话上表示,日本与中国有特殊关系,要求欧美列强不应干涉中国事务,对于日本而言,中国统一的保全与秩序的维护是日本所切望的。第二次天羽声明是1934年4月20日发表,强调日本并不妨碍第三国利益,并且也希望欧美各国多与中国通商并促进中国繁荣。天羽声明暴露了日本对中国侵略野心,遭到中国人民的驳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坐牢多少天?()
    A

    101天

    B

    100天

    C

    102天

    D

    103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填空题
    1910年聚集了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的(),以“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

    正确答案: 进化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下列定义中,特异性最强是哪一个定义?()

    • A、腹泻≥2天、呕吐、发热>38℃等任1项者
    • B、腹泻≥2天、呕吐、发热>38℃等任2项者
    • C、腹泻≥2天+呕吐或发热>38℃
    • D、腹泻≥2天+呕吐+发热>38℃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贾某在A公司任3年会计,在B公司任4年出纳,在C公司任5年财务主管。C公司安排贾某休带薪年休假,按规定贾某可以享受的带薪年休假的天数是( )。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5天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管理人员提拔任职,应组织任前公示,公示期为()天。

    正确答案: 7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天菩萨

    正确答案: 彝族男子发式。彝族男子将头上四周头发剃光,中间留下一绺,称“天菩萨“。它表示对天的尊敬,他人不得触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以德配天

    正确答案: 是西周统治者为了使统治合法化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是天常",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正确答案: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