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7~11Hz
波幅为30~70μV
精神活动时容易出现
睁眼时受到抑制
出现在中央、顶区
第1题:
关于中央区μ节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题:
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额区快波节律
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第3题:
α的频谱增宽,变化范围大于2Hz
α节律频率减慢至7~8Hz
额区低波幅θ活动轻度增多
低波幅δ活动轻度增多
出现某些临床意义不确定的脑波
第4题:
在同一个体同一记录中,α节律的频率变化范围在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不应超过2Hz
α节律与智力水平、性格、个性相关
枕区α节律左右两侧波幅差可以超过30%。
睁眼对光和积极的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阻滞
在确定α节律时,α节律的频率比分布、部位及反应性更重要
第5题:
枕区最突出
属正常发育现象
后头部孤立性慢波见于癫痫
正常时对睁闭眼试验与α节律有一样的反应性
不出现在其他部位
第6题:
波形呈梳状
颅顶区最突出
频率在9~11Hz
波形为负相尖而正相圆钝
常以单个形式出现
第7题: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减弱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增强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无变化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减弱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增强
第8题:
频率超过12Hz
波幅较高
额区最常见
只在清醒睁眼期出现
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第9题:
睁眼不受阻滞
出现在额、颞区
精神活动时出现
频率在6~12Hz
正常人不应该出现
第10题:
多见于儿童
额、中央区的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或δ节律
中间可夹杂棘、尖波
常伴有较多的肌电活动
频率和波幅与年龄发育有关
第11题:
α节律阻滞
基本节律同化
盲人不出现α阻滞现象
癔病性黑蒙者闭眼时α节律正常出现
一般睁眼后,经过;1s的潜伏期,枕区会受到抑制
第12题:
最常见于清醒期
最常出现于中央区(C3/C4)
频率范围在9~11Hz
躯体运动可使其抑制
受睁闭眼的影响
第13题:
不符合Mu节律特征的是()。
第14题:
波幅>100μV
受睁、闭眼影响
清醒时出现在双侧或一侧中央区
频率1~3Hz
波形为梭形样波
第15题:
睁眼0.3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睁眼0.5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睁眼1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睁眼1.5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眼睁2秒以上出现α节律抑制
第16题:
计算等精神活动时出现
中-高波幅
频率为14~18Hz
外向型非神经质者易出现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期
第17题:
后头部α节律范围在9~11Hz
同一时间段内左右两侧α波频率差不超过0.5Hz
β活动在20%以下,波幅不超过50μV
θ活动不超过5%,波幅不超过30μV
全部记录中偶见δ活动,波幅不超过50μV
第18题:
频率5~7Hz
中-高波幅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出现在REM睡眠期
持续1秒以上
第19题:
睁眼后经>1s的潜伏期出现枕区节律受抑制
闭眼3s以上枕区α节律恢复
盲人可正常出现α阻滞现象
枕叶癫痫患者癫痫样放电不受睁闭眼影响
癔病性黑矇者睁眼时α节律可正常被阻滞
第20题:
最常见于清醒期
最常出现于中央区(C/C.
频率范围在9~11Hz
躯体运动可使其抑制
受睁闭眼的影响
第21题:
出现即为异常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
出现在前头部中线区
成人偶可见到
第22题:
出现暴发-抑制现象
使α节律增加
随着麻醉药物剂量的增加,脑电图活动的频率降低,波幅增加
使快波增加
出现电静息
第23题:
清醒睁眼时出现
频率为8~13Hz
与智力水平有关
颞导优势
成人常低于30μ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