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A.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未成年养子女
B.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遗弃未成年养子女
C.养父母与未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
D.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
第2题:
a.留守儿童
b.孤僻儿童
c.隔代教育
d.灾害后儿童
第3题:
第4题:
父母外出务工不论时间长短、在哪里打工,只要不经常回家,子女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就属于留守儿童。
第5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祖辈或其他亲友承担起监护教育责任的儿童。
第6题:
某县妇联在各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服务,其中一项内容是帮助留守儿童每月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通话两次,加强他们之间的亲子联系。这项服务设计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第7题:
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是否属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第8题:
在下列父母子女中,双方无法律上权利和义务的是()。
第9题:
心理辅导
促进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学业
生活技能辅导
推动儿童立法修订
自强训练小组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生父母与除被收养者外的生子女
养父母与养子女
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无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外出打工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存在极大的隐患,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以下哪项最好地解释了以上论述?( )
A.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B.由于缺乏父母的约束,孩子上网成瘾,他们会模仿一些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C.长期和父母缺乏沟通,导致他们的情感、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D.留守儿童积聚在一起,容易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伙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选项能够说明中国留守儿童现象的本质是()
第17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留守人员",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的儿童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老人"以及其他亲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问题:1.留守儿童有哪些需求?2.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开展哪些服务?
第18题:
子女与无生活来源的父母是否属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第19题:
外出打工的父母应怎样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
第20题:
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进城打工,农村中因此多了许多失去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的直接服务包括()。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12
14
16
18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