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贴近靶区
贴近靶区,但尽量在辐射剂量下降较平坦段内
置于照射区与正常区之间
尽量远离靶区
不必考虑放置部位
第1题:
电子束旋转治疗的第三级准直器作用不包括()
第2题:
医师从临床治疗考虑,选择和确定至少应接受照射的剂量水平所包括的范围()
第3题:
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
第4题: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剂量分布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第5题:
靶区适形度是描述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与靶区形状适合情况,定义为()。
第6题:
稳定照射范围
提高输出剂量率
减少靶区边缘半影
改善靶区剂量的均匀性
保护靶区外的正常组织
第7题:
肿瘤区
临床靶区
计划靶区
治疗区
照射区
第8题:
尽量贴近靶区
贴近靶区,但尽量在辐射剂量下降较平坦段内
置于照射区与正常区之间
尽量远离靶区
不必考虑放置部位
第9题:
处理靶区与正常组织间受照剂量关系
规定靶区、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标准
确定靶区、治疗区和照射区的范围及剂量大小
评价治疗方案优劣的方法
用于确定治疗方案所采用的照射技术
第10题:
肿瘤区
临床靶区
计划靶区
治疗区
照射区
第11题:
靶区和危及器官间的剂量关系
靶区,靶区和危及器官间的剂量关系
靶区和治疗区间的剂量关系
靶区和照射区间的剂量关系
靶区和治疗区,照射区间的剂量关系
第12题:
满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定义的必要条件是()
第13题:
IMRT与CCRT的区别是()
第14题:
鼻咽癌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施源器安装()
第15题:
电子线照射时,下列正确的是()。
第16题:
摆位时靶区平面与限光筒底部平面平行且应远离限光筒底部
摆位时靶区平面与限光筒底部平面垂直且应远离限光筒底部
摆位时靶区平面与限光筒底部平面平行且应贴近限光筒底部
摆位时靶区平面与限光筒底部平面垂直且应贴近限光筒底部
设定几个靶区,只有一块铅模与它们相对应
第17题:
尽量贴近靶区
贴近靶区,但尽量在辐射剂量下降较平坦段内
置于照射区与正常区之间
尽量远离靶区
不必考虑放置部位
第18题:
处方剂量面所包的体积与计划靶区的体积之比
照射体积与计划靶区的体积之比
治疗靶区与计划靶区的体积之比
靶区的形状与剂量的分布形状一致
照射的形状与剂量的分布形状一致
第19题:
处理靶区与正常组织间受照剂量关系
规定靶区、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标准
确定靶区、治疗区、照射区的范围及剂量大小
评价治疗方案优劣的方法
用于确定治疗方案所采用的照射技术
第20题:
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尽量使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减少至最低程度
靶区剂量要求准确
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20%
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10%
尽可能不照射或少照射肿瘤周围的重要器官
第21题:
照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
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恒定不变
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损伤
靶区内剂量处处相等
能提高靶区照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