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婴儿期颅内常见的出血类型及CT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比较颅底骨折常见类型的表现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颅骨骨折可分为颅盖骨折与颅底骨折,颅底骨折又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和颅后窝骨折,骨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①颅前窝骨折:主要表现为眼球结膜下出血,眼睑皮下瘀血,酷似“熊猫眼”或称“眼镜征”;脑脊液鼻漏(鼻腔流血性液体),通过漏出液的红细胞计数可与鼻出血相鉴别,用糖试纸测定含有糖可与清鼻涕鉴别;还可有鼻嗅觉丧失和视力障碍。②颅中窝骨折:表现为耳道流血性液(脑脊液耳漏)、口角歪斜(面神经损伤)和听力障碍(听神经损伤)等。③颅后窝骨折:主要表现为耳后乳突区皮下瘀斑,咽后壁粘膜瘀血、肿胀等,也可能伴有饮水与吞咽呛咳、伸舌偏斜等后组脑神经损害症状。

  • 第2题:

    颅内肿瘤患者的精神症状较常见。肿瘤的性质、部位、生长速度、有无颅内高压及患者的个性特征等因素均可影响精神症状的产生与表现。( )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于()

    • A、急性颅内血肿
    • B、慢性硬膜下血肿
    • C、颅内肿瘤
    • D、蛛网膜下腔出血
    • E、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A,E

  • 第4题:

    下列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本病绝大多数见于3岁以下儿童
    • B、白瞳症是其常见症状
    • C、CT表现为眼球内不规则实性肿块
    • D、肿块内出血坏死常见,钙化少见
    • E、肿瘤可经视神经管侵入颅内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婴儿期颅内常见的出血类型及CT表现。


    正确答案: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前者CT表现为脑沟裂池高密度影,后者为脑实质外新月形高密度的液体积聚,但1~3周呈等密度,2~3周后呈低密度,近似脑脊液。

  • 第6题:

    简述颅内畸胎瘤的CT表现?


    正确答案: 颅内畸胎瘤CT表现为:①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囊性或囊实性肿块。②边界清楚光滑,密度均匀。③囊性者所含囊液CT值较脑脊液低,约为-20HU。④瘤内还可见低密度的脂肪、高密度钙化影等,有时还可以见到骨骼或牙齿样致密影。⑤增强扫描示实质部分瘤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颅内压及引起颅高压的常见原因。

    正确答案: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壁硬脑膜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压主要由脑组织、脑脊液、动静脉四者的压力和颅腔容积所决定,其波动靠脑脊液、脑血流的调节作用维持平衡。常以侧脑室或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压力为代表,正常成人为0.7~2.0kPa。连续监测颅内压的变动,对病情观察、预后判断以及治疗、用药方法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当颅内压生理调节功能耗竭,压力持续增高超过2.0kPa时称为颅高压。
    常见病因: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血肿、肿瘤、脓肿、肉芽肿;⑨脑脊液增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积水;④血液增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扩张与脑血流量增加;⑤颅腔狭小如狭颅畸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脑出血控制颅内压的药物种类及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 ①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压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形成血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差,当甘露醇从肾脏排出时可带走大量水分,约8g甘露醇可带出100ml水分,用药20~30min后颅内压(ICP)开始下降,维持4~6h。通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6~8h1次,疗程7~10d;如有脑疝形成征象可快速加压经静脉或颈动脉推注。
    ②利尿药:呋塞米较常用,常与甘露醇合用可增强脱水效果,每次40mg,每日2~4次,静脉注射。
    ③甘油果糖:宜在症状较轻或重症的病情好转期使用,20%甘油果糖溶液250ml,2~3/d,静脉滴注,3~6h滴完。脱水、降颅压作用较甘露醇和缓,用量过大或输液过快时易发生溶血。
    ④10%血清清蛋白:50~100ml,静脉滴注,对低蛋白血症患者更适用,可提高胶体渗透压,作用较持久。
    ⑤地塞米松: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脑脊液屏障功能,用药后12~36h才显示抗脑水肿作用;因易并发感染或促进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影响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故不主张常规使用;对病情危重者可早期短时间应用,10~20mg/d,静脉滴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颅内结核性感染有哪些CT表现?

    正确答案: (1)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广泛或局灶性增强。
    (2)结核性脑炎:脑内低密度灶,结节状强化。结核瘤呈等或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均匀或环形强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常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临床表现是:
    (1)头痛、呕吐。
    (2)脑膜刺激征。
    (3)意识改变。
    (4)脑疝。
    (5)脑动脉痉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髓外硬膜内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MRI表现。

    正确答案: 髓外硬膜内肿瘤多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
    MRI表现:
    ①椎管内局灶性软组织块影,范围较局限;
    ②脊髓受压变形、移位,肿块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狭窄;
    ③T1 WI呈等信号,T2 WI略高于脊髓;
    ④Gd-DTPA增强呈明呈强化;
    ⑤相应椎间孔扩大,肿瘤可沿神经孔向外生长,呈哑铃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为:①平扫为一局限性的混杂密度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可有高、等、低三种密度成分,高密度为合并新鲜出血或血栓钙化所致,低密度为合并梗塞或脑水肿、脑软化所致,周围脑组织常有脑沟增宽等脑萎缩改变,血管团如无钙化则表现等密度影。②增强扫描表现为点线状迂曲扩张的血管影,并能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③占位效应不明显,有的可出现负占位效应。④50%患者合并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少数病例平扫未见异常增强才显示异常血管和畸形血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缺氧或产伤引起
    • B、缺氧引起者的常见出血部位为脑室内和脑实质
    • C、产伤引起者主要为硬膜下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 D、新生儿颅内出血CT与MRI表现特殊,与成人者表现完全不同
    • E、CT与MRI是发现和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影像方法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为:①平扫为一局限性的混杂密度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可有高、等、低三种密度成分,高密度为合并新鲜出血或血栓钙化所致,低密度为合并梗塞或脑水肿、脑软化所致,周围脑组织常有脑沟增宽等脑萎缩改变,血管团如无钙化则表现等密度影。②增强扫描表现为点线状迂曲扩张的血管影,并能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③占位效应不明显,有的可出现负占位效应。④50%患者合并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少数病例平扫未见异常增强才显示异常血管和畸形血管。

  • 第15题:

    颅内结核性感染有哪些CT表现?


    正确答案:(1)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广泛或局灶性增强。
    (2)结核性脑炎:脑内低密度灶,结节状强化。结核瘤呈等或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均匀或环形强化。

  • 第16题:

    简述颅内肿瘤常见类型。


    正确答案: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及转移性肿瘤。

  • 第17题:

    颅骨骨折合并的颅内血肿类型哪种最为常见()。

    • A、脑内血肿
    • B、脑室内血肿
    • C、硬膜下血肿
    • D、硬膜外血肿
    • E、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老年人常见的受虐类型及主要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1)生理虐待:推掇、殴打、监禁老年人、让老年人挨饿或过饱等。
    (2)心理虐待:威胁、恐吓、侮辱、责备、呵斥、孤立老年人等。
    (3)经济虐待:滥用、侵占、移转、诈骗、盗窃老年人的财物,非法、不道德或不告知占用老年人的财产等。
    (4)忽视:不给老人提供食物、医疗、护理或其他必需品,以冷漠或敌视态度对待老人,拒绝老人的求助等。
    (5)性虐待:向老人暴露性器官、强暴、异物插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颅内肿瘤常见类型。

    正确答案: 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及转移性肿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腔隙综合征常见的5种临床类型及表现。

    正确答案: 脑隙综合征常见的5种临床类型及表现:①纯运动性轻偏瘫(PMH):表现为对侧面部及上下肢大体相同程度轻偏瘫,无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和皮质功能障碍如失语等;若为脑干病变不出现眩晕、耳鸣、眼震、复视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等;②纯感觉性卒中(PSS):对侧偏身感觉缺失,可伴感觉异常,如麻木、烧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等;③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变对侧轻偏瘫伴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下肢重于上肢(足踝部明显),面部最轻,共济失调不能用无力来解释,可伴锥体束征;④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DCHS):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面瘫侧手无力和精细动作笨拙(书写时易发现),指鼻试验不准,轻度平衡障碍;⑤感觉运动性卒中(SMS):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常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为:
    (1)出血。
    (2)癫痫。
    (3)头痛。
    (4)神经功能障碍。
    (5)其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颅内畸胎瘤的CT表现?

    正确答案: 颅内畸胎瘤CT表现为:①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囊性或囊实性肿块。②边界清楚光滑,密度均匀。③囊性者所含囊液CT值较脑脊液低,约为-20HU。④瘤内还可见低密度的脂肪、高密度钙化影等,有时还可以见到骨骼或牙齿样致密影。⑤增强扫描示实质部分瘤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新生儿ICH(颅内出血)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脑室内出血:在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多在72小时内发生,主要有三种类型。①急剧恶化型: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急剧进展。病初呈意识障碍,严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功能不全,继之出现昏迷,前囟凸起,呼吸停止及强直性惊厥。此型出血多为重度,其急剧恶化原因可能与并发急性脑水肿有关。死亡和脑积水为常见预后。②继续进展型:症状在数小时及数日内断断续续进展,并有症状好转的间隙。神态略为异常,自发动作减少,眼球偏斜。此型出血多为轻度,个别患者以后发展成脑积水。③无症状型:约有25%~50%的患儿可如早产儿一样无明显症状,易被临床忽视,多为轻度出血,因而对早产儿进行常规头颅B超筛查尤为重要。
    (2)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有三种表现。①少量出血:早产儿多见,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为最常见的一种。②伴惊厥型:足月儿多见,常在生后第二日发生,一般状况良好。90%患儿其后发育正常。③严重出血:罕见,可迅速致死。常有重度窒息或产伤史。
    (3)硬膜下出血1)撕裂:又称后颅窝内硬膜下出血,多有产伤史。临床上可分为两种①迅速致死型:出生时即出现脑干症状,多在生后两日内死亡。②恶化型:较少,生后3~4日内可无明显症状,慢慢出现颅内压增高及脑干功能症状,或出现惊厥。2)镰撕裂:少见,临床症状很少被描述。初始可无明显症状,出血进入幕下时,可能与脑幕撕裂症状相似。3)脑表浅桥静脉撕裂:可分为三种①少量出血:无明显症状,可能最常见。②大量出血:可致颅内压增高,常在生后第二或三日出现惊厥,伴有局部运动障碍,前囟饱满。存活者大多预后不良。③慢性硬膜下渗出:新生儿症状不明显,数月后出现慢性的硬膜下渗出,可能与血肿机化后形成半透膜,慢慢吸收膜外液体,致血肿不断缓慢增大。数月后,血肿形成致密的胶原结构。
    (4)小脑内出血:多有产伤和缺氧史,早产儿多与缺氧有关。临床出现明显的脑干症状,病情可迅速恶化,可在发病后两日内死亡,较大患儿病程也可缓慢进展甚至临床症状改善,但不多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