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伤寒早期肥达反应结果为()A 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B 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C 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化D 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E 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

题目
单选题
伤寒早期肥达反应结果为()
A

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

B

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

C

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化

D

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

E

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由于伤寒杆菌的0抗体是IgM型抗体,H抗体是IgG型,所以肥达反应早期的检测结果应为O抗体高而H抗体低。
更多“伤寒早期肥达反应结果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肥达试验结果为0 1:40,H 1:80,结合病史如何解释

    A.可诊断为伤寒

    B.为回忆反应

    C.可排除伤寒诊断

    D.伤寒病程早期,可继续随访

    E.为其他沙门菌感染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试验为()。

    A、肥达反应

    B、协同凝集试验

    C、外斐反应

    D、直接凝集试验

    E、ELISA


    参考答案:A

  • 第3题:

    肥达反应结果:“O”1:320,“H”1:80.“A”1:80,“B”1:640,外斐反应:OX191:40,应考虑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0 1:160,TH 1:160,试问此患者可能是()

    A、伤寒早期感染

    B、伤寒急性期感染

    C、伤寒恢复期

    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

    E、来自疫区健康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肥达试验结果判读:正常人因隐形感染和接种伤寒三联疫苗,血清中可存在一定水平的抗体,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若O和H效价均增高,且超过上述水平,或患者恢复期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则具有诊断意义。若O效价增高而H效价不高,可能为早期感染或者为其他沙门氏菌交叉感染,H效价增高而O效价不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者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 第5题:

    肥达反应的参考值为

    A、伤寒H<1:160;0<1:80;副伤寒甲、乙和丙都<1:80

    B、伤寒H<1:80;0<1:160;副伤寒甲、乙和丙都<1:80

    C、伤寒H<1:160;0<1:80;副伤寒甲、乙和丙都<1:160

    D、伤寒H<1:160;0<1:40;副伤寒甲、乙和丙都<1:80

    E、伤寒H<1:160;0<1:80;副伤寒甲、乙和丙都<1:40


    参考答案:A

  • 第6题: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为1∶80,TO为1∶80。入院后第12天,TH为1∶320,TO为1∶320,可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A
    对未经免疫者,O抗体和H抗体的效价分别在1/80、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但在疾病早期,可能只有O抗体阳性,无H抗体阳性;患者入院后12d,O抗体、H抗体均阳性,故可诊断伤寒。

  • 第7题:

    肥达反应对伤寒有确诊价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
    • B、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
    • C、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
    • D、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
    • E、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为1∶80,TO为1∶80。入院后第12天,TH为1∶320,TO为1∶320,可诊断为()。

    • A、伤寒
    • B、甲型副伤寒
    • C、乙型副伤寒
    • D、沙门菌早期感染
    • E、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诊断伤寒的肥达反应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肥达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肥达反应抗体通常在病后l周左右出现

    B

    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

    C

    部分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D

    “O”抗体效价≥1:80,“H”抗体效价≥l:160为阳性

    E

    肥达反应阳性可作为确诊伤寒依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

    B

    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

    C

    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

    D

    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

    E

    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假设信息]如果肥达试验结果为0 1:40,H1:80,结合病史如何解释

    A.可诊断为伤寒

    B.为回忆反应

    C.可排除伤寒诊断

    D.伤寒病程早期,可继续随访

    E.为其他沙门菌感染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患者张某,拟诊伤寒入院,入院后患者做肥达反应,两次的结果分别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Ol:80,TA、TB、TC1:40;入院后第12天,TH、TO1:320,TA、TB、TC1:40,则患者可以诊断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型)

    C.副伤寒(乙型)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A
    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含有O(菌体)抗原和H(鞭毛)抗原,它们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4应的抗体,其中O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分为伤寒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H抗原A、B、C。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和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A、B、C与患者血清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根据血清中抗体的凝集滴度及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血清学方法。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发病后2周,其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一般地区人群中O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1:60:或发病后期至恢复期0、H滴度较发病初期增高至4倍者,有诊断价值。本例肥达反应结果支持诊断为伤寒,而副伤寒H凝集滴度(TA、TB及TC)均低,且无动态性升高,可否定副伤寒。

  • 第15题: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试验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 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12天结果,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患者发热一周,肥达反应结果为H1∶1280(+)、O1∶640(+)、A1∶640(+)、B1∶640(+)和C(-),应考虑()。

    A、伤寒早期

    B、伤寒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后


    答案:E

  • 第17题: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为1:80,T0为1:80.入院后第12天,TH为1:320,T0为1:320,可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A
    对未经免疫者,0抗体和H抗体的效价分别在1/80、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但在疾病早期,可能只有。抗体阳性,无H抗体阳性;患者入院后12d,O抗体、H抗体均阳性,故可诊断伤寒。考点:伤寒的诊断

  • 第18题:

    发热患者肥达反应结果为“O”1:80、“H”1:160,正确解释是

    A、注射伤寒菌苗的反应
    B、健康人群的基础效价
    C、其他沙门菌属的交叉免疫反应
    D、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
    E、无任何意义

    答案:D
    解析:
    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肥达反应“0”效价≥1:80,“H”效价≥1:160,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0”抗体效价不高,可能是患过伤寒,或接种过伤寒、副伤寒菌苗的回忆反应。

  • 第19题:

    诊断伤寒、副伤寒的实验是()

    • A、肥达反应
    • B、外斐氏反应
    • C、锡克氏反应
    • D、交叉反应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 提示:肥达试验结果为:H1:160,O1:160,TA1:40,TB1:40,TC1:40.肥达试验结果提示()

    • A、患疟疾
    • B、患甲型副伤寒
    • C、患乙型副伤寒
    • D、患丙型副伤寒
    • E、回忆反应
    • F、伤寒沙门菌早期感染

    正确答案:F

  • 第21题:

    单选题
    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肥达反应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80;TH1:40、PA(-)、PB(-),2周后再次做肥达反应,其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1:40,其诊断可能是(  )。
    A

    伤寒早期

    B

    伤寒感染期

    C

    伤寒恢复期

    D

    曾注射预防疫菌

    E

    来自疫区健康者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因沙门菌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有关抗体,一般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应小于1:80,H凝集效应小于1:160,引起副伤寒的沙门菌H凝集效价小于1:80,当检测结果大于或等于上述数值时才有诊断价值。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2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01:80,TA、TB、TC1:40;入院后第12天,TH、T01:320,TA、TB、T01:40,可诊断为
    A

    伤寒

    B

    甲型副伤寒

    C

    乙型副伤寒

    D

    沙门菌早期感染

    E

    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肥达反应是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其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程、病史,以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机体患伤寒、副伤寒,一般于发病后1~2周内血液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并且随着病程延长而效价渐升,此时即可为阳性,第4周可达峰值,以后又逐渐降低。一般以"O"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和"H"在1/160或以上为阳性。O抗体主要是IgM,出现较早;H抗体主要是IgG,出现较晚。
    根据此特点,肥达试验结果有如下诊断价值:二者均超过正常值,患伤寒的可能性大;二者均在正常值内,患伤寒的可能性小。H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O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接种了伤寒菌苗或者是接种的回忆反应;O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H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伤寒早期或者其他沙门氏菌感染。一般间隔1~2周复查,若抗体效价比前次结果增高2~4倍,则具有诊断价值。

  • 第24题:

    单选题
    诊断伤寒的肥达反应(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