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
略
第3题:
请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俗”与“雅”的关系。
第4题:
张爱玲的作品在艺术上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请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第5题:
下列对于“俗舞”之意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论述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开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标。在统治阶层不遗余力的灌输下,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家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礼俗的这种升沉变化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
略
第14题: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请列举出5个以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第15题:
简述中国雅小说与俗小说的演变历史。
第16题:
雅与俗是“阳春白雪”与“()”的统一。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相对于雅舞而言。俗舞之俗有庸俗之意。
相对于雅舞而言。俗舞之俗有低俗之意。
相对于雅舞而言。俗舞之俗有通俗之意。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