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的土地确权决定一经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可以改变
生效的土地确权决定,是土地登记的直接依据
依法确定的土地权利是保证土地登记公信力、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土地权利一经确定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可以对抗一切不法侵害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妨碍该权利的依法行使
土地权利人可以申请国家机关以强制力排除妨碍,消除侵害
第1题:
第2题:
土地确权是一项政府行为,土地确权结果具有(),土地权利一经确定,便受到法律保护,可以对抗各种不法侵害。
第3题:
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指的是()。
第4题:
有关对土地确权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关于土地权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有关对土地确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第7题:
有关对土地登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8题:
土地确权是一项政府行为,土地确权结果具有()和权威性,土地权利一经确定,便受到法律保护,可以对抗各种不同侵害。
第9题:
土地凭借权
土地地上权
土地确权
土地地役权
第10题:
土地确权是一项政府行为
土地凭借权、建设用地凭借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必须依法确定
土地确权结果具有法定性
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一经确定,即意味着土地权利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的确定
土地确权结果具有权威性
第11题: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必须依法确定
土地权利一旦确定,即意味着土地权利三要素的确定
依法确定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妨碍该权利的依法行使
土地确权是地籍管理的重要内容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确定所依照的法律指实体法
第12题:
法定性
固定性
强制性
行政性
第13题:
第14题:
确定土地权利是指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简称为土地确权。
第15题:
确定土地权利的概念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16题:
有关对土地确权依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狭义的土地确权是指()。
第18题:
有关对土地确权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有关对土地确权结果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20题:
主体
客体
形式
内容
范围
第21题:
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归属
依法确定土地权利
土地权利分别是主体、客体、内容
法规体系
第22题:
人民政府的土地确权决定一经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可以改变
生效的土地确权决定,是土地登记的直接依据
依法确定的土地权利是保证土地登记公信力、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土地权利一经确定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可以对抗一切不法侵害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妨碍该权利的依法行使
土地权利人可以申请国家机关以强制力排除妨碍,消除侵害
第23题:
经土地权利人或土地权利变动当事人,申请国家主管机关将申请人的土地权利记载于国家土地登记册的事实
是土地权利变动的公示原则的具体体现,是保证交易安全的必要法律手段
为保证土地登记的公信力,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国家主管土地登记的机关可以对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有关土地权利归属来源资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我国土地登记制度采取实质主义的登记体例
第24题:
强制性
行政性
固定性
法定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