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已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距离d=50m,求:覆盖次数n=?”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 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
    • 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
    • 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
    • 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V 知:M=120,n=30,3200-225-0. 求:V=?


    正确答案: ∵V=M/(2n)
    =120/(2×30)
    =2
    每放一炮,炮点和排列都移动2道.

  • 第3题:

    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排列移动的距离是()的,而且是()移动.


    正确答案:相同;等距离.

  • 第4题:

    测量导线与被跨越的通信线间的距离。仪器至线路交叉点的水平距离为50m,观测线路交叉处导线时的仰角为14°15′,观测线路交叉处通信线的仰角是5°18′,计算线路交叉跨越距离H?


    正确答案: 解:H=50×(tan14°15′-tan5°18′)=50×(0.254 0- 0.092 8)= 50×0.161 2=8.06(m)

  • 第5题:

    已知M=120;n=30,观测系统为3200-225-0, 求:炮点每次移动道数.


    正确答案: ∵V=M/(2n)=2
    每放一炮,炮点移动2道。

  • 第6题:

    若用△X表示道间距,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道数,则d为炮点和排列移动的().d=().


    正确答案:距离;(M△X)/(2n)

  • 第7题:

    问答题
    已知M点的高程HM=50.053m,N点高程HN=51.010m,求N点对M点的高差是多少?M点对N点的高差是多少?

    正确答案: H.ABN=HN-HM=51.010-50.053=0.957m
    H.MN=HM-HN=50.053-51.010=-0.957m
    N.点对M点的高差是0.957m,M点对N点的高差是-0.957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排列移动的距离是()的,而且是()移动.

    正确答案: 相同,等距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若用△X表示道间距,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道数,则d为炮点和排列移动的().d=().

    正确答案: 距离,(M△X)/(2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已知仪器道数为240,观测系统为63000-325-0,炮间距离50m, 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知道间距△X=25,M=240,d=50m,
    ∵n=M△X/(2d)=60
    复盖次数n=60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已知与齿条啮合的齿轮转速n=100r/min,齿数Z=20,模数m=3mm。求齿条的移动速度。

    正确答案: v=n1πmz1=100×20×3π=18840mm/mi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已知M=120;n=30,观测系统为3200-225-0, 求:炮点每次移动道数.

    正确答案: ∵V=M/(2n)=2
    每放一炮,炮点移动2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仪器至立尺点的距离为4m,求: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误差?


    正确答案: f=(0.43D2/R)=(0.43×42/R)=6.88/R.m
    答: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误差f=6.88/R.m。

  • 第14题:

    计算覆盖次数n 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的距离d=50m. 求: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 道间距△X=25m
    ∵n=M△X/(2d)
    =240×25/(2×50)
    =60
    覆盖次数为60次.

  • 第15题:

    已知仪器道数为240,观测系统为63000-325-0,炮间距离50m, 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知道间距△X=25,M=240,d=50m,
    ∵n=M△X/(2d)=60
    复盖次数n=60次。

  • 第16题:

    计算题:已知坝内一扬压力观测孔口标高为262.40米,今测得孔口距孔内水面距离为10m,求孔内水面高程,若同时测得坝上下游水位分别为290m和240m,求该孔的渗压系数。


    正确答案: (1)孔内水面高程:H=262.40-10=252.40m
    (2)扬压系数:α=252.40-240/(290-240)=24.8%

  • 第17题:

    已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距离d=50m,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道间距△X=25m.
    n=m△X/2d=240×25/2×50=60
    复盖次数为60次.

  • 第18题:

    问答题
    计算覆盖次数n 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的距离d=50m. 求: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 道间距△X=25m
    ∵n=M△X/(2d)
    =240×25/(2×50)
    =60
    覆盖次数为60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仪器至立尺点的距离为4m,求: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误差?

    正确答案: f=(0.43D2/R)=(0.43×42/R)=6.88/R.m
    答: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误差f=6.88/R.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

    正确答案: 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是相同的,用公式:V=M/2n,可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道数V。式中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的记录道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V 知:M=120,n=30,3200-225-0. 求:V=?

    正确答案: ∵V=M/(2n)
    =120/(2×30)
    =2
    每放一炮,炮点和排列都移动2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计算题:已知坝内一扬压力观测孔口标高为262.40米,今测得孔口距孔内水面距离为10m,求孔内水面高程,若同时测得坝上下游水位分别为290m和240m,求该孔的渗压系数。

    正确答案: (1)孔内水面高程:H=262.40-10=252.40m
    (2)扬压系数:α=252.40-240/(290-240)=24.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已知A点坐标XA=500m,YA=200m,直线AB的距离DAB为1000m,αAB=30°,求B点的坐标(XB,YB)?

    正确答案: △x=DABcosαAB=1000×cos30°=866(m)
    △y=DABsinαAB=1000×sin30°=500(m)
    XB=XA+△x=500+866=1366(m)
    YB=YA+△y=200+500=700(m)
    B点的坐标为XB=1366(m),YB=70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已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距离d=50m,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道间距△X=25m.
    n=m△X/2d=240×25/2×50=60
    复盖次数为60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