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的组织及行动
灾民避难途径的研究
灾民避难心理的研究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避难的类型有()。
第4题:
下列关于避难层的消防设计哪条不正确()
第5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6题:
避难层的类型包括()
第7题:
修建避难所时要注意避免在低洼潮湿的溪谷处修建避难所,防止让洪水冲走。
第8题:
评估灾民群众紧急转移需求
组织人员搭建临时避难所
策划专题活动
组织开展医疗救助服务
参与制定管理措施
第9题:
敞开式避难层
半敞式避难层
封闭式避难层
圆形避难层
第10题:
紧急避难
临时避难
临时住所
永久住所
第11题:
敞开式避难层
半敞式避难层
封闭式避难层
圆形避难层
第12题: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上下疏散的人员不应进入避难层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
第13题:
第14题:
()是洪水避难系统。
第15题:
下列属于安排灾民基本生活的专业方法是()
第16题: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7题: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工作.
第18题:
避难层的类型不包括()
第19题:
疏散出口
疏散楼梯
疏散走道
避难走道
避难间
第20题:
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5m
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
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
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第21题: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避难层仅需消火栓
避难层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帘
避难层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22题:
直通地面出口的数量
避难走道的净高度
避难走道人口处的前室
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
消防设施的设置
第23题:
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6.0人/㎡计算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