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
测试
计量
校准
第1题:
A.校准
B.传输
C.溯源
D.传递
第2题:
A.计量标准
B.国家基准
C.计量器具
D.测量标准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测量就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进行的()过程。
第5题:
下列关于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自下而上通过不间断的校准而构成溯源体系为()。
第7题:
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两种方式来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
第8题: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在两次检定(或校准)之间的时间间隔期内保持测量仪器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期间核查的对象包括计量标准、辅助或配套设备及标准物质等
期间核查不是缩短检定(或校准)周期的另一次检定(或校准)。但是,如果通过足够多个周期的核查数据证明某台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始终受控,可以适当延长该测量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
期间核查不能代替检定(或校准)。通过检定(或校准),可以使测量仪器获得仪器量值的溯源性,而期间核查只是考核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有无明显变化,不具有溯源性
第9题:
量值溯源
量值传递
计量检定
计量校准
第10题:
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测量标准所实现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的测量标准传递到工作测量仪器的活动,以保证测量所得的量值准确一致
量值溯源是指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链接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的测量结果都可以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溯源是自上而下逐级溯源;量值传递是自下而下,可以越级传递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逐级量传;量值溯源是自下而上,可以越级溯源。
第11题:
具有所赋量值,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一个或多个量值的测量仪器
能将输入量转化为输出量的计量器具
能指示被测量值的计量器具
结构上一般有测量机构,是一种被动式计量器具
第12题:
计量检定规程
测量标准
计量技术规范
计量保证方案
第13题:
A.溯源
B.量值传递
C.测量
D.量值传递或溯源
第14题:
A.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测量标准所实现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的测量标准传递到工作测量仪器的活动,以保证测量所得的量值准确一致。
B.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是同一过程的两种不同的表达,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逐级传递,量值溯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愿行为。
C.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传递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愿行为,量值溯源是自上而下逐级溯源。
D.量值溯源是指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链接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的测量结果都可以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
第15题:
第16题:
计量标准是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第17题:
量具是具有固定形态、能复现()的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计量器具。
第18题:
量值溯源的方式包括用实物计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发放标准物质、实验室之间比对或验证测试和()。
第19题:
检定和校准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
比对和测量审核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第20题:
检定或校准
测试或比对
检定
校准
第21题:
计量
测试
校准
测量
第22题:
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计量器具
能将输入量转化为输出量的计量器具
能指示被测量值的计量器具
结构上一般有测量机构,是一种被动式计量器具
第23题:
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者校准,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等级的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活动
量值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溯源是自上而下逐级溯源;量值传递是自下而上,可以越级传递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逐级量传;量值溯源是自下而上,可以越级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