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建议的审批要求
被信访反映人职等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承办级别
第1题:
信访举报工作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减少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查办工作事项知悉范围,不准私自留存、隐藏、查阅、摘抄、复制、携带相关问题线索和资料,严禁泄露()及信访举报处置工作相关情况。
第2题: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办理人员是被反映人近亲属、信访举报主要证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置问题线索情形的,不得参与信访举报处置查办,应当主动()。
第3题:
问题线索处置要严格执行()制度,减少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查办工作事项知悉范围,不准私自留存、隐藏、查阅、摘抄、复制、携带相关问题线索和资料,严禁泄露信访反映人信息及信访举报处置工作相关情况。
第4题:
总行纪委、监察部直接办理(自办)的信访件,包括()。
第5题:
信访举报件登记后,由()处室(科室、岗位)根据信访举报的来源、性质、可查性及以往问题线索查办情况,及时提出分类处置建议,不得拖延和积压。
第6题:
信访举报件的处置办理结果,要逐级报领导审核。审核权限原则上按照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建议的审批要求确定。()作办结处理。
第7题:
关于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建议审批权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建议的审批要求
被信访反映人职等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承办级别
第9题:
问题的严重程度
问题线索管理
以往问题线索查办
审理问责
第10题:
反映总行管理的机构或人员的信访举报件
虽不属总行管理的机构或人员,但反映问题性质严重且线索清晰的信访举报件
问题可信程度较低、线索不明、无实质性内容的信访举报件
其他应由总行纪委、监察部直接办理的信访举报件
第11题:
暂存的信访举报件,批准暂存1年后仍不具备核查条件,又没有发现新的问题线索的可作办结
经谈话函询的信访举报件,不需要再作进一步处置的,处置结果意见报批后,可作办结
本级核查的信访举报件,核查结果经审核批准后即作办结
转阅处、转初核的信访举报件,转出后转出机构即视同办结
转初核报结果的信访举报件,核查报告或有关情况报经转出机构纪委监察部门审核批准后即作办结
第12题:
中央纪委、银监会等上级机关或外部监管机构转建行办理,并进行督办或要求报结果的信访举报件,应逐级上报至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
反映全行七职等及以上领导干部的信访举报件,由总行统一审定分类处置意见
总行领导收到并批转纪检监察部门的信访举报件,明确批示需要核查的,按照“初步核实”方式进行处置
总行直接受理涉及总行部门和下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信访举报件,涉及八职等及以下干部的,由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或授权部门分管领导审批
第13题:
信访举报件登记后,由问题线索管理(处室(科室、岗位)根据信访举报的来源、性质、可查性及()情况,及时提出分类处置建议,不得拖延和积压。
第14题:
信访举报件的处置办理结果,要逐级报领导审核。审核权限原则上按照()确定。未经审核通过的,不允许作办结处理。
第15题:
需要归档的信访举报材料包括()。
第16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严格审核领导干部(),对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切实承担起监督责任。
第17题: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办理人员存在以下情形的(),不得参与信访举报处置查办,应当主动申请回避;被反映人、反映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第18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做办结处理:()。
第19题:
保密
管理
人事
安全
第20题:
协同配合
申请回避
积极参与
告知被反映人
第21题:
执纪审查
问题线索管理
干部监督
审理问责
第22题:
信访件来源
领导批示内容
被信访反映人信息
信访反映人信息
第23题:
是被反映人近亲属
信访举报主要证人
信访举报利害关系人
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置问题线索情形的
第24题:
未经审核通过的,不允许
未经审核通过的,原则上允许
根据特殊条件,可以
未经审核通过的,暂时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