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讽刺与爱情的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讽刺与爱情的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理解本诗的双重主题及其侧重点。)这首诗有两个主题,一是爱情,二是讽刺。


    正确答案: 1)诗中对李、杨以前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诗中写到“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但这大都在第一段中,并不是最主要的。
    2)文中第二、第三、第四段以更多的笔墨精心描绘李、杨的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白居易曾自言“一篇长恨有风情”,这说明作者是为歌“风情”而作此诗,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 第2题:

    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认为是歌颂李阳爱情的,有认为是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谈谈你的理解.


    正确答案: 1、讽喻说,目的在于讽刺和暴露他们的荒淫生活
    2、爱情说,歌颂他们真挚感人的爱情
    3、双重主题说,认为长诗兼具讽喻和爱情的意味

  • 第3题:

    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
    全诗起首第一句中,“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活画了一个好色的君王,也暗喻了这种搜求会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多少灾难。第三句开始作者略去了玄宗看中了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想方设法掠为己有的史实,只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显然是“为尊者讳”。接下去,在描写杨妃种种“承欢”“承恩”的“侍宴”“侍夜”的娇艳媚态之时,将昏君沉于美色的形象不断地加以刻画。虽然笔墨淡淡,却入骨三分。皇帝早晨不上朝,整天是歌舞酒宴,夜夜专宠贵妃,还有什么时间理朝政?杨妃的姊妹兄弟都封了大官,连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之风都一时为改,像这样的描写不是讽喻是什么呢?
    虽然这首诗讽喻的味道很浓,份量很重,但毕竟只是在诗的前半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
    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则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商羽衣曲”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发生了急剧变化。“宛转”突出了杨妃死前挣扎的情景,“花钿委地”是个细节描写,“掩面”和“回看”这两个连续动作是突出描写“汉皇”当时复杂的心情。作者从这里开始把对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的批判转为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同情,而且不仅是同情,接下去是长篇大段的对汉皇思念杨妃,派方士寻觅杨妃魂魄和杨妃之魂对方士所谈到的对汉皇的思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作者采用了环境渲染、借景抒情、对比、反衬等各种手法来全力写两人相思之切,之真,之苦,真有催人泪下的功力。“爱情”主题得到了最充沛的表达。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之处,又更有大段的同情和歌颂爱情之处,尽管这两个主题表面似乎是不相容的,但单执讽喻或爱情一端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内容的。

  • 第4题: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不属于大众流行观点的是()。

    • A、双重主题说
    • B、咏史说
    • C、讽刺说
    • D、爱情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议。有“讽喻说”,有“爱情说”,有“双重主题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进行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 第6题: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评点派王希廉认为是以下哪一条?

    • A、写出作者心中的积郁
    • B、讽刺家庭教育的失败
    • C、批判满清王朝
    • D、感叹家世的盛衰
    • E、欲望不能满足的痛苦
    • F、人生、爱情、家庭均是不幸的悲剧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判断题
    《桃花扇》的主题思想是歌颂真挚的爱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讽刺与爱情的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理解本诗的双重主题及其侧重点。)这首诗有两个主题,一是爱情,二是讽刺。

    正确答案: 1)诗中对李、杨以前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诗中写到“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但这大都在第一段中,并不是最主要的。
    2)文中第二、第三、第四段以更多的笔墨精心描绘李、杨的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白居易曾自言“一篇长恨有风情”,这说明作者是为歌“风情”而作此诗,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主要说法有()
    A

    象征说

    B

    讽喻说

    C

    爱情说

    D

    双重主题说

    E

    叙事说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议。有“讽喻说”,有“爱情说”,有“双重主题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进行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不属于大众流行观点的是()。
    A

    双重主题说

    B

    咏史说

    C

    讽刺说

    D

    爱情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名作,后世的评论家有的把它当作政治讽刺诗,有的则认为是歌颂爱情之作,你如何看?

    正确答案: 说它是政治讽刺诗可以,说它是歌颂爱情之作也可以,只要言之成理。歌颂爱情之作:白居易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传说,演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他的兴奋点不在历史评判,而在于对感情的刻画和对爱情的颂扬,诗把爱情,特别是悲剧的爱情,写得美丽凄艳,从而在历代读者心中引起反响和共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人认为《燕歌行》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为主,有人认为是批判为主,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 第14题:

    不同对项目的认识不一样,有人说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体系,有人认为是一套工作流程,有人认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甚至有人认为项目管理没有理论基础,不能看作是一门学科,你是怎么看待项目管理的?


    正确答案: 把项目管理看作是一种管理方法体系。问题并非是管理方法体系的那些思想和点子有问题,也并不是因为管理方法体系的内容太多了。问题在于管理方法体系内在的理论和运用之间的不恰当结合让我们接受起来有困难,因为没有哪种管理方法体系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需要在实际项目中不断调整才能适应不同客户和团队的需要,所以永不会有一套适用的管理方法体系。
    把项目管理看作是完整的一套工作流程(立项、计划编制、执行、控制和结束收尾),个人觉得这种看法过于俗套。
    把项目管理看作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创建的工作氛围,这个看法看似缺乏了理论的支撑。
    我这么看待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只是谈兵的理论,他更注重实际操作。他把很多技术和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他有很多的属性,包括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个项目呢?要重目标、重计划、重反馈、重总结,这样才能把一个项目做好。项目成功的关键是抓住主线,适时应变!

  • 第15题:

    《长恨歌》的主题你认为是()。

    • A、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批判和否定李重色轻国造成的国难。
    • B、对唐明皇与杨玉至死不渝的爱情深表同情和赞颂。
    • C、既批判唐明皇荒淫误国,又表达了对李杨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
    • D、寄托了白居易对凄美初恋的怀念之情。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主要说法有()

    • A、象征说
    • B、讽喻说
    • C、爱情说
    • D、双重主题说
    • E、叙事说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名作,后世的评论家有的把它当作政治讽刺诗,有的则认为是歌颂爱情之作,你如何看?


    正确答案: 说它是政治讽刺诗可以,说它是歌颂爱情之作也可以,只要言之成理。歌颂爱情之作:白居易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传说,演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他的兴奋点不在历史评判,而在于对感情的刻画和对爱情的颂扬,诗把爱情,特别是悲剧的爱情,写得美丽凄艳,从而在历代读者心中引起反响和共鸣。

  • 第18题:

    《桃花扇》的主题思想是歌颂真挚的爱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问答题
    有人认为《燕歌行》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为主,有人认为是批判为主,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正确答案: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认为是歌颂李阳爱情的,有认为是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谈谈你的理解.

    正确答案: 1、讽喻说,目的在于讽刺和暴露他们的荒淫生活
    2、爱情说,歌颂他们真挚感人的爱情
    3、双重主题说,认为长诗兼具讽喻和爱情的意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不同对项目的认识不一样,有人说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体系,有人认为是一套工作流程,有人认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甚至有人认为项目管理没有理论基础,不能看作是一门学科,你是怎么看待项目管理的?

    正确答案: 把项目管理看作是一种管理方法体系。问题并非是管理方法体系的那些思想和点子有问题,也并不是因为管理方法体系的内容太多了。问题在于管理方法体系内在的理论和运用之间的不恰当结合让我们接受起来有困难,因为没有哪种管理方法体系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需要在实际项目中不断调整才能适应不同客户和团队的需要,所以永不会有一套适用的管理方法体系。
    把项目管理看作是完整的一套工作流程(立项、计划编制、执行、控制和结束收尾),个人觉得这种看法过于俗套。
    把项目管理看作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创建的工作氛围,这个看法看似缺乏了理论的支撑。
    我这么看待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只是谈兵的理论,他更注重实际操作。他把很多技术和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他有很多的属性,包括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个项目呢?要重目标、重计划、重反馈、重总结,这样才能把一个项目做好。项目成功的关键是抓住主线,适时应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长恨歌》的主题你认为是()。
    A

    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批判和否定李重色轻国造成的国难。

    B

    对唐明皇与杨玉至死不渝的爱情深表同情和赞颂。

    C

    既批判唐明皇荒淫误国,又表达了对李杨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

    D

    寄托了白居易对凄美初恋的怀念之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
    全诗起首第一句中,“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活画了一个好色的君王,也暗喻了这种搜求会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多少灾难。第三句开始作者略去了玄宗看中了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想方设法掠为己有的史实,只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显然是“为尊者讳”。接下去,在描写杨妃种种“承欢”“承恩”的“侍宴”“侍夜”的娇艳媚态之时,将昏君沉于美色的形象不断地加以刻画。虽然笔墨淡淡,却入骨三分。皇帝早晨不上朝,整天是歌舞酒宴,夜夜专宠贵妃,还有什么时间理朝政?杨妃的姊妹兄弟都封了大官,连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之风都一时为改,像这样的描写不是讽喻是什么呢?
    虽然这首诗讽喻的味道很浓,份量很重,但毕竟只是在诗的前半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
    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则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商羽衣曲”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发生了急剧变化。“宛转”突出了杨妃死前挣扎的情景,“花钿委地”是个细节描写,“掩面”和“回看”这两个连续动作是突出描写“汉皇”当时复杂的心情。作者从这里开始把对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的批判转为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同情,而且不仅是同情,接下去是长篇大段的对汉皇思念杨妃,派方士寻觅杨妃魂魄和杨妃之魂对方士所谈到的对汉皇的思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作者采用了环境渲染、借景抒情、对比、反衬等各种手法来全力写两人相思之切,之真,之苦,真有催人泪下的功力。“爱情”主题得到了最充沛的表达。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之处,又更有大段的同情和歌颂爱情之处,尽管这两个主题表面似乎是不相容的,但单执讽喻或爱情一端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内容的。
    解析: 暂无解析